“文件本身是沒有問題,我以前也經常上村里去放電影,不能說集體就不好,集體也很好,但因為地方實在是太大了,有些地方的農民就是沒有積極性,這應該是思想教育的問題。”
“公社是個常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瓜兒連折藤,藤而欠著瓜,很多人沒有積極性,是沒有認可集體屬于自己。”“從當前來看,一包,以家庭為單位,自然能解決問題,可是從長遠大方向來看,拋開人性不談,集體是更好的發展方向。”
李組長拿起那份文件又看了一遍。
他知道許大茂說的有道理。
而且他接觸的內部消息比許大茂要知道的多的多。
比如大型拖拉機,經過這十來年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現在要是真包了出去,這些大型拖拉機都要淘汰。
了解了外面的農村,都是集群化,農場化,大型器械,方便快捷,現在走的也是這樣一個方向,要是真包了出去,這個路算是堵死了。
許大茂想的另外的事情,他看的很明白。
要是現在包,也好,能減少損失,要是再等個一二十年,那個時候損失的更多。
可惜他說了不算。
而且自古以來,老百姓的所求的就是一片地,一碗飯,真分下去了,那底層算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這一點很多人都看的明白,只要分給農民地,安心種地吃飯,就沒人搞事情。
這也是部分領導的考慮。
最重要的是這個事情能解決當下的困局。
去年是真的了不少黃金儲備,當下又是內憂外患。
想想今年做的幾件大事,先是開擴大會議開展自我批評,反思幾年前的錯誤,又為一些知識分子摘帽子,經過改造教育,已經屬于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
割肉和二棒子簽訂友好合同。
歡迎海歸科學家。
和海外技術公司合作,用新技術開始尋求內部發展。
可我們目前農業基礎都出了問題,吃不飽飯,所以這已經是很迫切的問題。
事情有好的一面,當然就有壞的一面。
想要去做,就不能只要好處,也要接受帶來的壞處。
“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重癥就要下猛藥,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除了這個辦法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嗎”
許大茂自知是逃不過去了。
“非我不可嗎”
“非你不可。”
“那我一個養雞場主任去做報告,也沒人聽啊。”
“這個伱不用擔心,過兩天就給你協調一下,先給你你安排到農業科學研究院做一個主任,現在農林的負責人你也見過,老林,林有達,這件事是我們之間達成的共識。”
陳老找他,他能三番五次的推辭。
可李組長來找他,還是當面說,給足了他面子,實在是拒絕不了。
最好當然是不摻和。
可惜身在四九城這個風暴中心,想不摻和根本不現實。
明哲保身,你回村種地,回軋鋼廠放電影倒是能明哲保身。
越有地位,越不可能明哲保身。
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
‘成于事而合于計謀,與之為主。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
‘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意思是騎墻派早晚會被清算,早晚要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