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經濟發展好了,所有人都吃得起肉,就不會再有什么何不食肉糜了。”
譚校長一句話,把另外三個人都說沉默了。只能說不愧是華清的校長。
屁股坐的很端正。
“來,喝酒,喝酒。”
三個人只當沒有聽見。
“大茂,最近我們考察了一下,或許現在也是個機會,直接把文科搬出去四九城,半工半讀,半耕半讀,也可以,到時候在城外多開一個文學院,讀書之余,也能去做工,這是一件好事。”
“我們想著呢,是和你們管理局進行合作,閑暇之余,農忙去田間,農閑就幫忙養殖……”
許大茂也算明白了陸校長的意思。
與其和四九城里這些大型機械化工廠搞合作,還不如出去四九城,一方面工作輕松,一方面還能作弊,許大茂還能多加照拂。
為了這些學生,兩位校長也是操碎了心。
“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學生要是想要去工作的話,會以臨時工的名義入檔,按照工時,給予合適的工資,和正常員工同工同酬,并且充分給與他們自由和選擇,學習之余愿意去做工隨時歡迎,不愿意也沒關系。”
許大茂答應的很痛快。
合則兩利的事情,沒有道理不同意。
“我們也去看了那個正在建設中的示范牧場……”
那個地方山清水秀,之前許大茂說山上的環境比療養院的環境都要好,是一點都不夸張。
“那里自然也是歡迎,歡迎在周邊建設學校。”
事情談的很順利,很快就達成了合作。
根本一點都沒有拖延,第二天雙方就合作事項簽訂了合約。
一份措施,從開始提出建議,到表決通過,到傳達下發,再到具體落地實行。
中間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所謂隊伍令行禁止,放在這里也可以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執行力的問題。
實施的越快,說明越是服從,集中權力做的越好,越是能證明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實施的越慢,中間的阻力越大,就說明這個過程中小動作很多,里面的想法肯定是不少。
現在先把合同簽訂,回去就可以宣布他們做出了表率,走在最前沿,堅定不移不打折扣的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
還能獲得表揚。
實際上從在周邊選址到建設,再把學校的文科院遷移過去,三年能搞定就已經很不錯了,到時候學校里的畢業生都走了好幾季了。
簽訂合作意向的時候,白樺也是不躲了,在旁邊做了一個見證。
“這是否有點過猶不及”
許大茂:……
“你回去和你爹去說,問問他是不是過猶不及。”
這個合作剛簽訂沒幾天,最新的社論就出來了,不是作為會議紀要內部下發,而是直接發在了二流日報上。
這個二流日報,是少數能全國發行的報紙,也能讓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報紙。
《關于培養千百萬……接班人》,意思很簡單,就是號召主動接觸接觸并且融入群眾,是一個大集體,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團結一心,往著一個方向前進。
堅定不移。
許大茂看完只能說一句,李組長幸好退下來的早,不然現在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