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體量較小的經銷商頓時擔心了起來,萬一授權名額都被那些財大氣粗的大老板們搶走了,他們這些小蝦米可沒地方哭去
“甘總300個是不是太少了,我們在場的人都不夠分的,就更別說還有很多沒有來的同行了”
甘玉茹聞言,不急不緩地回答道“300個名額也是經過了多方考慮后的結果,如果一次性發放的品牌授權過多,可能會引起市場飽和,到時候大家互相競爭過于激烈,都賺不到錢那就不好了
而且我們也需要考慮授權店的產品質量監管問題。
我要丑話說在前頭,北極狐能挽回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是靠著大家共同的努力,和10倍的賠償換來的。
請大家拿到品牌授權之后,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售賣偽劣產品。
這樣做是在砸北極狐的招牌,也是在砸所有經銷商的飯碗,北極狐公司一定會追究到底。
一旦收到消費者的舉報,我們將會收回品牌授權,并且要求其按照10倍的售價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這一點我們會在品牌授權協議中清晰著名如果大家對這一點有任何異議的話,現在就可以起身出門了”
臺下的眾人聞言,并沒有人起身離開。
雖然有不少人早就已經開始打這樣的算盤了,但是聽到甘玉茹這樣說之后,也不敢站出來犯眾怒。
反而一個個附和著甘玉茹說法,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要是知道誰敢拿劣質產品壞了北極狐的名聲,他們一定會群起而攻之。
商人都是逐利的,雖然他們現在信誓旦旦地保證,但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偷偷摸摸一次充好。
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人性。
用50塊錢成本價的貨一個月能賺50萬。
要是用20塊錢成本價的貨,一個月起碼能賺150萬。
這筆賬誰都會算,也肯定會有人抱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
這也是甘玉茹只愿意放出300家品牌授權的原因。
要是放出去的授權太多了,根本沒有這么多人手進行監督和檢查。
為了盡可能地維持北極狐品牌的口碑,甘玉茹和孟浪商量出了不少辦法。
比如開通24小時電話熱線,并在產品吊牌和授權店的醒目位置貼上投訴電話。
定期派人到授權店抽查產品質量等等方法。
這些內容也都會寫在品牌授權的合同中。
之所以對授權店制定這么多監管機制,也是為了防止北極狐在將來步了前世南極人的后塵。
畢竟從巔峰市值600億的龐然大物,跌落成市值不足30億的小蝦米,南極人的教訓實在是太慘烈了。
想要防范于未然,就得從一開始的時候掐掉墮落的苗頭。
哪怕會影響北極狐在前期發展的速度,那也在所不惜。
某個知名企業家不是說了嘛。
“跑得快不一定贏,不跌跟頭才是成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