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血管,就算是在海城市一院,也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注意到的。而且術中切斷,一個處理不當,就會引發很慘烈的后果。
所以說,術后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是很必要的。
比如說在眼前的這名產婦,發現的早,可以二次上臺止血。而現在,只要開刀,就要冒著天大的風險。
“鄭總,稍等一下,血送來了。”對講系統啟動,是產科的住院總。
鄭仁停止影像系統,鉛門打開,住院總抱著血袋,帶著產科來加急診班的護士沖了進來。
冰冷的血已經用體溫煨熱,用加壓輸血器灌到患者的血管里。
換好血袋,產科住院總又匆忙跑出去。
“術前簽字弄了么?”鄭仁問到。
“醫務處的人剛到,我送血過來,馬上就回去弄。”說著,人影已經消失,只留下一連串的話音。
鉛門關閉,鄭仁繼續手術。
發現了出血血管,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微導管進入,凝膠海綿栓塞,再次造影,沒有“冒煙”,手術成功。
杏林園里,在線的醫生們在接二連三的出血止血的介入手術觀摩后,各自有了各自的體會。
【話說介入手術對急診止血,還真是有用啊。】
【以后的醫療,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這是大勢所趨。介入手術,如果能改善醫生的受線情況,必然會是一顆閃耀的新星。】
【沒那么容易改善,估計得未來科技能做到這一點。】
【誰說的,達芬奇機器人已經上線,了解一下。真希望咱們能像是無人機領域,橫空出現一家公司,生產牛逼的機器人,代替介入醫生手術。】
醫生們的聊天,越來越專業,到后來直接奔著星辰大海,奔著基因納米去了。
手術做完,鄭仁感覺毫無難度。
因為出血動脈被栓塞,患者的血壓隨著加壓輸血器里的新鮮冰凍紅細胞的輸入而開始緩慢而堅定的回升。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人是活了。
鄭仁瞄了一眼系統面板,右上角的手術完成度變成100%。
大師級的介入水平,真心不是吹出來的。而且經過鄭云霞的手術,超選了好多亂七八糟的血管,鄭仁覺得自己的水平在大師級以上還有進展。
等回急診病房,一定要去系統里看看,盤點一下今天的手術、任務的收獲。
很可惜的是,醫者父母心的任務因為超時而失敗了,至少鄭仁沒聽到完成任務的提示音。
好遺憾啊。
可是如果再給鄭仁一次機會的話,他的選擇依舊是尋找腫瘤的供血血管,而不是草率下臺。
“叮咚~~~”系統任務完成的聲音出現。
【緊急任務: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第一階段完成。
任務內容:搶救一名產后大出血的患者成功。任務獎勵……系統計算中……宿主獲得任務獎勵:被動能力,幸運+2.結余任務時間折換經驗值5640點。】
鄭仁皺眉。
什么時候任務又變成連續任務了,而且給獎勵的時候,大豬蹄子系統還經過了十幾秒鐘的計算。
鄭仁都感覺到自己腦闊開始發熱,難道是CPU運算速度過快導致的?
閑下來,一定要去系統里看看,鄭仁靜下心,感受幸運+2帶給自己的好處。
然而,什么都沒感受到。
按壓十五分鐘,局部加壓包扎,鄭仁和手術室護士、產科派來跟隨的一名值班醫生把患者抬上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