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一行人過了隆福門,沿著弘德殿、交泰殿的宮道一路疾走,終于在酉正時分趕到了昭仁殿。
押車太監又和昭仁殿門口的太監交接好,這才算是把差事辦完了。
昭仁殿是乾清宮的東配殿,也是玄燁的寢殿。玄燁嫌乾清宮暖閣不夠寬敞亮堂,平時處理完政務,多是在昭仁殿休息起居。
門口太監向內通傳后,主仆二人跟著昭仁殿的領路太監越過宮門。
此時的昭仁殿內燈火通明,院子各處都有太監候著,所有人垂首肅立,鴉雀不聞。
到了正殿門口,紫芙扶沈菡跨過高高的門檻,服侍著她寬下圍脖斗篷,便退回門邊候著了。
屋內暖意融融,沈菡拿帕子輕輕擦了下因為趕路微起汗意的脖子,深吸一口氣,向東暖閣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1、關于小選及四妃的身份
最新揭秘清史檔案顯示,四妃都是包衣旗出身。
大阿哥胤褆生母據檔案顯示,為烏拉那拉氏,與明珠無親緣關系,詳見清代后妃雜識,百度百科。
清初的時候,小選并不是專門用來選宮女的,它的全名叫內務府選秀,選閱上三旗包衣女子,皇上會親自閱看,其第一個目的還是為皇帝選秀女,使皇家掌握包括八旗和上三旗包衣所有女子的婚姻權,借此使滿洲內部對皇室形成極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包衣旗在當時的地位并沒有清末那么低,包衣里家世差別也很大,有高官顯貴,也有普通雜役。外面八旗大選家世也有好有壞,也有普通旗人,家里不一定比包衣官高。所以清初的時候,內務府選秀中是會出現大量官員之女的。德妃的祖父曾獲封爵位,官至內大臣,宜妃、惠妃、榮妃全部出身包衣,家里父兄都有官職,他們的家族可能這支在包衣旗,那支在外八旗,但其實是一個祖宗。
所以清初內務府選秀,其本質上是對所有滿洲官員之女的婚姻掌控權的擴大。
康熙前期大多數生育的嬪妃幾乎全部出自內務府選秀,孝莊也很喜歡挑選女子送給孫子。
內務府選秀的秀女還有一個出路,被挑選為王府、王公的側室,侍妾,簡而言之,阿哥的藩邸格格很多來自于此,最后可能成為側福晉,或阿哥登基,成為妃嬪。
清中后期,一方面,包衣旗中很多顯貴人家因為軍功成妃外戚等原因被抬旗,不再參加內務府選秀,另一方面,還在包衣旗的大官家里,會想辦法讓女兒免選,避免女兒沒成為妃嬪反而成了宮女。雍正下了旨意,家世好的內務府秀女只能伺候高位妃嬪,低位分的妃嬪只能用出身低的宮女,總之內務府選秀中的秀女慢慢只剩了普通人家的女兒,也就是我們后世基本認知中的包衣了,所以就變成選宮女的了。
但在最初制定政策時,其本意和功能并非完全如此。只看康熙朝那么多包衣主位,就知道在開始時包衣籍中優秀女子還是很多的,不管是家世教養還是樣貌,都不一定低于外八旗。
特別是大選在清初時也并不是嚴格三年一選的,在沒有大選時,小選就為皇帝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秀女。沒有被皇帝挑中的,才會成為宮女。
2、蘇拉太監:蘇拉指清代內廷機構中擔任勤務的差役,是清宮中的低級雜役人員。一般由貧苦漢人或者貧苦旗人擔任,地位不如太監,可以娶妻生子,一般在御膳房、太醫院等地干活,見不到皇帝。蘇拉太監則是地位比太監更低的雜役太監。
3、清初典章未完善,此時后宮等級待遇比較混亂,即使是同一個等級的妃嬪,待遇也不一定一樣。
4、清宮述聞載,昭仁殿圣祖仁皇帝在御時,日夕寢興之溫室也。國朝宮史續編
5、清代后妃雜識載
康熙四年至十五年后宮位份
皇后
妃
福晉
小福晉
格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