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想當一個好皇帝,哪能一點委屈都忍不得呢
這點上玄燁就看得更明白
想要做個好皇帝,前提是你得先是個皇帝啊
就像當年為了穩固玄燁的皇位,立了赫舍里氏。
太皇太后看得出來,玄燁一開始并不怎么滿意赫舍里氏本人,可他還是能為了大局主動與赫舍里氏親近,以帝后相合牢牢籠絡住索尼和赫舍里氏一族,省了她許多功夫。
雖然赫舍里氏意外早逝,可只要有那么一位得皇帝百般追思的原配皇后和保成在,那赫舍里一族就還是皇帝最貼心的忠臣
而太皇太后現在提出立鈕祜祿氏為繼后,原因也同樣如此。
朝廷和三藩這場仗,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而且看現今這局勢,還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
戰局焦灼,時間拖得越長,京中的人心就越不安穩。
圖海僥幸一場大勝,不過換得京里片刻的振奮,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北邊仍有時刻等著撿漏的蒙古,京外還有滿坑滿谷的漢人,南邊甚至還有打著前明旗號的小朝廷
此時要是滿人內部再不一心,自殺自滅起來,到時內憂外患,試問愛新覺羅還怎么坐得穩江山
鈕祜祿氏別的不說,有個好處卻是旁人都不能比的。她背后牽扯著鈕祜祿氏和瓜爾佳氏兩個大族。
如今遏必隆已死,此時立她為繼后,既可代表玄燁對前事既往不咎,仍愿意重用鈕祜祿和瓜爾佳一族,團結鑲黃旗,攏其忠心;對滿洲親貴和那一幫老臣也是個安撫的意思,免得他們借機生事。
太皇太后說得直白“當年鰲拜之事咱們之所以沒有牽連太多,就是因為八旗里家家沾親帶故,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如今立鈕祜祿氏也正是這個道理。兩黃旗是咱們愛新覺羅的家底子,絕不能亂只要鈕祜祿氏坐在這個位子上,能幫你收攏鑲黃旗的忠心,穩固朝廷的人心和內政,那這個皇后立得就不虧”
玄燁一直靜靜聽著,心里也在思量。其實這里頭的利害玄燁比太皇太后更清楚。
朝廷現在的困境,玄燁如今日日坐在龍椅上,比誰都有體會,也比任何人都著急。
往日不過是沒往這個方向想過,如今聽皇瑪嬤一說,這倒也確實不失為一個辦法。
不過
玄燁對太皇太后道“皇瑪嬤說得有理,孫兒都明白了。但立后畢竟是件大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孫兒得仔細思量。”
太皇太后“那是自然。立后之事,關系重大,自然由你乾綱獨斷,我不過是給個建議。再說仁孝三年國孝未過,也不必操之過急。”
太皇太后話鋒一轉“但有一點你得明白,若有了合適的人選,哪怕暫且不行冊封,也最好盡早透出些風聲,以安人心。”
玄燁鄭重道“是,孫兒明白。”
慈寧宮的一番密談無人得知。
不過之后的兩天,乾清宮的顧總管陸陸續續從各宮抓了好些人進慎刑司,然后宮里關于馬佳氏為繼后的傳言就無影無蹤了。
直到皇上去玉泉山觀禾回來,都沒人敢再議論繼后一事。
宮里就當皇上這是暫時不打算立后了。
但玄燁這些日子其實一直都在權衡,思量,想來想去,都覺得鈕祜祿氏,的確是如今最合適的繼后人選。
只是鈕祜祿氏在后宮數年深居簡出,連個位份都沒有,玄燁如今早不記得她的樣貌和為人了。
若是突然立她為后,不但自己不能放心,恐前朝后宮也會有所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