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的主子們自然是瞧不上民間的席面,但用來賞奴才卻是極大、極高的體面。
因為宮中一向愛用賞菜來表示愛重、重用,賞一套完整的高檔宴席給奴才,可見這奴才在主子心里的地位了。
三套碗席一般由十六款涼碟、三款大件和十一款熘炒菜、湯燴菜組成,席中肴饌由懷碗、中碗、座碗盛裝,故名三套碗席。因為是純滿洲菜的做法,自然是去東膳房制備,更顯體面。
小東子見師父竟得了這樣天大的臉面,喜不自勝,跪下謝恩道“是,奴才替師父謝主子隆恩”
紫芙、季綸等人都很羨慕,不過膳房對主子的幫襯不一般,楊清心又位置緊要,也當得起主子這般看重。
沈菡也不好厚此薄彼“永和宮上下今天也都加菜。”
她看小東子“你去膳房要幾桌席面,宮女、太監和媽媽們也都輪番吃個席,熱鬧熱鬧。”
皇上大封六宮,要的就是滿宮上下這份喜氣洋洋,一往無前的士氣,永和宮要緊跟領導節奏啊
沈菡這一通大賞,讓因為主子只被封為德妃,頗有些浮動的人心徹底安定下來。
上頭主子既然這么高興,這不正說明沒事嗎
這一天,沈菡幾乎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的,連孩子都沒空管。
不光是要賞下人,還要和其他各宮交際因為皇上不是只封了一個,是封了一堆
接完諭旨,緊接著還要接各處送來的封賞,皇上的自不必提,都是內庫里數一數一的珍品。
之后打頭來的是蘇麻喇姑,她是來送太皇太后的賞賜的,沈菡當然得恭敬接待著。
然后來的是明姑姑,頂頭上司宮里的人,沈菡更得客氣著。
再然后來的是張熟面孔壽嬤嬤,真沒想到這位隔了兩年竟然又殺回來了。
沈菡初一見到她嚇了一跳,實在沒想到她竟跟了鈕祜祿氏進宮好不容易得了出宮的機會,怎么又進來了呢
想起早逝的孝昭皇后,沈菡心中一嘆,不免和壽嬤嬤多說了兩句。
壽嬤嬤心里有些驚訝,她是在豪門貴胄的后院和后宮混了一輩子的人,誰是出自本心的善意,誰是虛情假意,當然分辨得出來。
壽嬤嬤能看得出這德妃提起孝昭皇后,不是在和她拉關系,單純就是見著她想起了她主子,懷念兩句罷了。
壽嬤嬤沒想到這宮里還能有人記著孝昭皇后,更沒想到德妃提起她來,語氣竟然還帶著三份真實的惋惜。
壽嬤嬤不免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宮里宮外,名聲都已經響當當的德妃娘娘。
她生著一雙秋波眉,眉峰圓潤舒展,不似柳葉眉的眉峰那樣鋒利。眉下籠著一雙水波靈動的杏眼,鼻若瓊瑤,口懸朱丹。
清麗婉艷,淡極而濃。
壽嬤嬤已經不太記得幾年前的德妃是什么樣子了,印象中,只記得她生得甚美,是個溫柔可親的女子。
但如今過了幾年,顯然歲月不但沒有令她變得滄桑,反而使她愈加成熟明艷,徹底蛻變成了一個女人。
更讓壽嬤嬤驚訝的,是她本人的氣質。在宮中這許多年,她見過無數的女子,身處封閉孤冷的內廷,每個人都活得無比壓抑。
不管多美的女人,身上的氣質都是沉靜又肅穆的。
德妃卻不太一樣。
她眉目舒展,姿態安然,一顰一笑絲毫不帶虛情假意,仿佛她就是這樣一個喜笑嫣然的人。
深宮生活在她的身上,并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壽嬤嬤嘆了一口氣,想起她自己的兩位主子,不得不承認,這宮中但凡是盛寵不衰的主兒,果然都是有過人之處的。
德妃娘娘,比從前更加吸引人了,令人印象深刻。
送走眼神奇奇怪怪的壽嬤嬤,今天接賞的日程就算是結束了,給皇貴妃和貴妃的賀禮也正好都送上去了。
沈菡贊嘆,也不知道她們都是怎么排的時間表,怎么就能正正好按順序往各宮走一遭呢
接完了賞,接下來還得給平級的另外三位妃主兒送慶賀的禮物,收回禮,賞錢。
然后再給在她位份之下的庶妃們發賞又是好大一筆支出。
不過鑒于只有福格一個人得封成嬪,其他人都只是貴人和常在,給些錦緞珠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