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手中的國家是一個尚不安穩,剛剛進入上升期的國家,要顧慮太多的事情。他沒有雍正的熱血和不管不顧,康熙皇帝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穩定”。
沈菡吐槽完了,轉頭又拿起先蠶禮的事宜單看起來“糾結這些事也沒意思,我還是先干好自己分內的事吧。”
玄燁搖搖頭,有些無奈“你這個脾氣,和老四真是一模一樣。”
一碰到不平事,那股子憤世嫉俗就要冒出來。可這世上的不平事這么多,哪兒能管得過來呢
內務府管事吃了皇后一計冷眼,火急火燎就把新的鐵鉤子送來了“娘娘,您看可有什么不妥”
照規矩皇后應該用金鉤黃筐,妃嬪用銀鉤黃筐,其他人則用鐵鉤朱筐。
現在沈菡給改成都用鐵鉤,筐子顏色不變,金鉤和銀鉤都改成了一兩的小金錠和十兩的小銀錠。
沈菡看了看這兩盤金銀元寶“都在這兒了”
管事心里一緊“是,不敢欺瞞主子娘娘,除了來回熔鑄的損耗,都在這兒了。”
沈菡點點頭“行了,以后就按這個規矩來,明年金鉤和銀鉤的費用也不必再報了,通通取消,換成鐵鉤。”
管事小心道“是,奴才記下了。”
先蠶禮之前要先舉辦親耕禮,今年與往年不太一樣,玄燁把親耕禮的地點從先農壇改到了豐澤園。
沈菡一聽“嗯豐澤園”
為什么換到豐澤園
豐澤園里有什么特別的嗎
沈菡想起來了“御稻”
玄燁點頭,高興道“是,御稻的試種算是大體成功了,朕打算繼續擴大試種范圍,推廣試試”
真的成功了那這可真是件大事
沈菡也跟著高興起來“太好了”
她記得好像是康熙二十一年的時候,玄燁就開始在豐澤園對御稻米進行試種和改良了。
在豐澤園試種成功后,沈菡原以為他會開始大面積推廣,但是玄燁說各地水土不一樣,怕新種子不適應別的地方的水土,也怕下面官員不會辦事,最后反把好事變壞事,所以他對推廣這事兒一直很謹慎。
這十年間,玄燁先是下旨在京西玉泉山和暢春園附近進行試種,并且一邊種植,一邊繼續改良種子。
沈菡對水稻種植是一點兒不通的,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看著玄燁自己埋頭摸索。
但可能天才真的是一通百通的吧玄燁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硬是自己琢磨出了一個育種的法子。
他先是讓人從最開始培育出來的那一塊玉田稻中選育出早熟質佳、耐寒性強、適應性廣的單穗,然后把這一穗留種,再種成穗行或者一小塊試驗田。
然后再從這片區域優中選優,繼續挑出性狀更好的單穗,如此循環往復,一年一年的優中選優,最后用了十年時間,終于穩定住了稻種的性狀。
試種的結果很成功,御稻在京西地區長勢十分良好。而且當初沈菡提議在南方試種,玄燁也很認可,把種子給了曹寅試種。
結果這種稻子在南方是真的能一年兩熟這在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就是個bug
之后玄燁又繼續向長城以北試種,基本上是走到哪兒就種到哪兒。
玄燁“對了,多虧你提醒,之前在木蘭開的那片試驗田長的也不錯。”
前幾年他們出去木蘭避暑,玄燁在每次扎營停駐的間隙,都會帶著沈菡去周圍探訪民情,兩人曾仔細地研究過周圍的土地和作物。
玄燁和沈菡在這數個地方走下來,發現木蘭周圍水土豐美,可是空有如此好的良田,卻只種了一些糜、桑、稗、稷,十分可惜。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