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菡雖然對政治沒有玄燁和胤禛那么明白,但也不算是一竅不通。
胤禛這個提議,太子真的能同意嗎
常泰的罪行并沒有被擺到臺面上來,所以實際上,太子現在對外的名聲還是清清白白的,玄燁要無緣無故廢掉他并不那么容易。
太子身后也并非全無支持勢力,光是支持正統的清流漢人,就夠玄燁拉扯一段時間了。
除非玄燁大開殺戒,完全不顧忌自己的名聲,或是干脆殺了太子,否則,他就必須要找一個說得過去的正當理由才能下旨。
而這個拉扯的過程,就是太子最后的倚仗。
據傳朱棣當年也更屬意漢王繼位,最后又怎么樣呢
歷史上想廢太子最后沒廢成的皇帝有的是,要是玄燁真的再和保太子黨拉扯上十年,誰也不好說最后的結果如何。
可要是太子自己上書請辭對玄燁來說,他的名聲能夠得以保全,父子二人也不必徹底撕破臉,對太子妃和孩子也更好一些。
便是對沈菡和胤禛兄弟來說,也是件好事。至少明面上沒有人能再指摘沈菡這個繼后的過錯,連胤禛和胤祥兄弟幾個也能跟著輕松一點兒。
可是對太子來說,這卻相當于他要親手放棄自己最后的希望。
沈菡考慮的這些問題,玄燁當然不會想不到,他也問過胤禛“你可知道這對太子來說意味著什么”
胤禛點頭“兒臣明白。”
一旦太子親筆所書的請辭書遞上御案,便如同潑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
一個主動放棄競爭的皇子,他將永遠與太子之位絕緣。
“那你打算如何說服他同意”
胤禛沒有在玄燁面前掩飾,坦蕩道“兒臣以為,所謂手段,無非兩者,要么威逼,要么利誘。所謂說服,亦無非兩者,要么以情,要么以利,殊途同歸爾。”
玄燁“”
他看著對面日漸長成,如青松一般挺拔,如山岳一般沉穩,如驕陽一般坦率的胤禛,內心忽然生出一種釋然之感。
盤旋在他心頭數日的陰霾漸漸被一掃而空,玄燁清癯頹喪的面容上微微泛起一抹溫和的笑意“好,那朕就將此事全權交予你處置,你去吧。”
去為朕分憂,叫朕看一看你的手段。
胤禛離座起身,打落馬蹄袖跪倒在玄燁座前“是,兒臣領命。”
沒有人知道胤禛和胤礽在無逸齋中究竟說了些什么,胤禛臨走前,對太子恭敬地行了一個臣禮“臣弟告退。”
胤礽忍了又忍,在他即將踏出房門的時候,還是沒有忍住,用幾乎低不可聞的聲音問了一句“為什么”
為什么要替他周旋,保住他的名聲性命和妻兒家小。
太子聲名狼藉、身首異處,對你來說才是最有利的,不是嗎
胤禛聽到了,他握著門框對著屋外頭空寂的院子站了片刻
“因為我從小就記性好。”
室外晚霞滿天,室內陰冷幽寂。
胤礽站在堂屋里,半身陰影,半身余暉。
胤禛最后回頭看了一眼胤礽模糊不清的面目,抬腳跨過門檻。
“二哥,保重。”
康熙三十六年冬,皇太子胤礽罹患重癥,經太醫院多番診治,恐難再痊愈,不易勞心費神。太子為保江山社稷,主動上書,自請辭去太子之位,群臣嘩然。
康熙三十七年正月,圣祖為江山計,改立皇太子胤礽為理親王,王爵世襲罔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