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就憑你”
“對付你,姑奶奶一人足矣。”說話間,丁秋蕓手中長劍已攻了七八招。簫冰冰還劍速度亦是極快,絲毫不被對方劍技所壓。
兩個絕色女子在京城最高大的龍門客棧屋頂上比劍,頓時吸引無數行人駐足,仰頭注目。但見美人如仙,衣襟飛舞,劍光閃爍,往來交接,斗得煞是精彩。
周蒼見得簫冰冰與丁秋蕓相斗并沒有落下風,心道“原來簫姑娘還會使劍,不但會使,劍術還十分了得。”
突然間“嗖,嗖”的兩聲嘯響,兩支勁箭連珠般從下側射向簫冰冰,緊接著一陣急促馬蹄聲響起,一騎馬從遠處飛奔過來。
這兩箭來得十分突然,又快又急,全神貫注應付丁秋蕓的簫冰冰陡見長箭射至,全身寒毛倒豎,急忙往后連退數步避開,丁秋蕓輕咤一聲躍上,長劍似芒,剎時間將敵人籠罩于劍光之內。簫冰冰被逼得連連后退,突然腳下一空,從三層樓高的屋頂摔下。丁秋蕓得勢不饒人,飛身撲下,于空中劍光連點,刺向敵人。
簫冰冰于空中揮劍格擋連綿而來的攻擊,來不及調整身體,仰身硬生生摔下。
下落過程中,突然有人將自己抱住,是強壯有力的臂彎,還有那股熟悉的味道,芳心大喜,輕輕落在地面。
丁秋蕓連聲呵咤,長劍圈轉,劍尖如滿天繁星,向著簫冰冰以及抱著她的人急刺而去,去勢十分凌厲。
當當當當當,抱著簫冰冰的周蒼接過她手中長劍還擊,將對方志在必得的攻勢一一化解。他知道丁秋蕓所學的北斗派劍法以圓轉為主,綿密見長,每一招劍法中都隱含黃山松剛勁輕靈之意,與人對敵之時,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是攻勢,但每一招都留有余地。他少時與丁秋蕓練劍練得純熟,對她的劍招熟稔無比,但她這時施展出來的,招招成圓,余意不盡,顯然已深得她師父劍法的精髓,非當日青春艾少之時可比。
周蒼清醒以后從來末提起長劍,但少時劍招劍式練得不少,記起來的劍法隨手而出,使得中規中矩,于極平凡的招式之中暗蓄鋒芒,深合百花槍周門一派武功綿里藏刃的要訣。周門一派因祖上原因,從不許門人子弟與外人爭強好勝,收傳弟子只為流傳祖上絕技不至失傳,學武只是為了健體防身。這“綿里藏刃”訣,便如是暗藏尖刃的一團棉絮。旁人倘若不加觸犯,棉絮輕柔溫軟,于人無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尖刃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淺,并非決于尖刃,而決于手掌上使力的大小。使力小則受傷輕,使力大則受傷重。這武功要訣,本源便出于道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有報之意。
丁秋蕓的北斗劍法精微奧妙,已獲吳開陽真傳,周蒼不得不耐下心來和她周旋,斗得久了,以往和丁秋蕓一起練劍玩耍的情形一幕幕地浮上心頭。
這時丁秋蕓出招越來越快,周蒼瞧著她婀娜美妙的身姿,想起昔日在周府、丁府一同練劍的情景,漸漸的神思恍惚,不由得癡了,眼見她一劍刺到,順手還了一招。這一招他使得純熟,想也不想。丁秋蕓一怔,低聲道“花開并蒂”跟著還了一劍,削向周蒼額間。周蒼也是一呆,低聲道“紅塵滾滾。”
他二人適才交換的這兩招,是兩人在練劍時共創出來劍法,劍法有個浪漫名字叫“蒼天蕓意之天地同心劍”。蕓是丁秋蕓,蒼是周蒼,是二人為見證愛情共同鉆研出來的劍術。劍式劍招基本上都是周蒼創造出來的,長長有點浪漫的名字是丁秋蕓想出來。當時二人武功造詣尚淺,這路劍法中也并沒什么厲害的招式,只是二人常常在無人處拆解,練得卻十分純熟。周蒼無意間使了一招花開并蒂,丁秋蕓便還了一招紅塵滾滾。兩人原無深意,可是就一招間,丁秋蕓已然認出眼前一身酒味的戲子是誰,明白青春美麗的簫冰冰要找的人是自已曾經的未婚夫,酸楚與忌嫉之意同時涌上,剎那間心頭又甜又酸又恨。
周蒼手上不緩,還了一招江日初升,丁秋蕓隨手便是一招金光乍現。這套劍法,二人已不知拆過了多少遍,但怕爹爹、叔叔和師父知道后責罵,從不讓第三人知曉,此刻卻情不自禁,在鬧市無數人圍觀下使了出來。
周圍噓聲不斷,兩人的劍法,既不奧妙,也不精彩,甚至有點拖沓,比屋頂上兩位天仙女打斗遜色多了,似乎是既定套路按步就班,可偏偏二人斗得入迷,旁若無人,比戲臺上演的關公戰秦瓊的大戲還要假。
這一接上后,頃刻間便拆了十來招,不但周蒼早已回到了昔日練劍的情景之中,連丁秋蕓心里,也漸漸忘卻了自己此刻是已嫁之身,忘記抓拿簫冰冰的初衷,眼中所見,只是這個心高氣傲、武功超群的周大公子,正在和自己試演二人合創的劍法。
馬蹄聲疾,一匹馬沖到跟前。丁秋蕓一驚,聽得出是丈夫周通趕了來,心中一凜“我和他如此打法,那可不對。”長劍一圈,自下而上,斜斜撩出一劍,勢勁力疾,姿式美妙已極,卻是北斗派迎客青松劍法中的一式。
鐵騎蹄聲傳入耳,周蒼不用抬頭看便知是誰趕來,眼見丁秋蕓立即變招,來劍毫不容情,再不像適才使“蒼天云意之天地同心劍”那樣充滿了纏綿之意。他胸口一酸,種種往事,霎時間涌向心頭,雖然兩人已就無可能,可回憶起兩人往昔,仍使得他心口如被重重打了一拳,各種滋味泛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