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殿位于山陰中,殿口朝空,掛在山壁上。大門推開,寒氣撲面而來。
殿內,昏暗光線之中,一名容貌清矍瘦削的青袍老者坐在一張楠木燕尾箏前,這張古色古香的燕尾箏尾部被火燒焦,因此得“焦尾箏”之名。
宋二蝦關上門,微微躬身道“二師兄,十八年未見,你容顏未變,一點未老,著實神奇,師弟得要好好向你討教。”那老者沒有抬頭,左手一掃,撫動琴弦。一聲聲清亮的音符從指尖瀉出,空空涼涼,穿越大殿,縈繞懸空寺,飛揚于絕谷峭壁之間。
大珠小珠落玉盤,像小溪泉水叮咚,又好似山谷幽蘭。宋二蝦靜靜立在殿門前,聆聽二師兄令狐藏潛心撫箏。
一曲既罷,宋二蝦吟道“鳴箏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哈哈哈哈,八師弟,你可真是我的知音人哪你走之后,恒山上再無人與我聯床夜話、研討音律,二哥可是時常想起你。”
,
恒山派聆坐第二把交椅的令狐藏笑道。
看他音容舉止,又有誰能想像得到山道中的三名死者便是這位情趣高遠、氣質優雅的老先生所殺
宋二蝦道“二師哥琴藝精進巨大,聽得人如癡如醉,可喜可賀。”
令狐藏抬起頭“八師弟,自當年一別,我十八年來只能對牛彈琴。”宋二蝦道“知心人難遇,知音人更難覓。”
令狐藏點點頭,道“可惜,可惜了。”
宋二蝦從長袍下抽出一對月芽鉤道“道不同,不相謀,沒什么可惜的。二師兄請亮刀。”令狐藏道“我不用刀已好多年。”
“哦,不知二師兄使什么兵器”
令狐藏手指豎撥琴弦道“箏顯刀影,刀發箏音。”
宋二蝦面色一變“箏刀”
“沒錯,是箏刀。”
,。
宋二蝦道“二師哥竟然練成本派第一絕技,當真可喜可賀師弟不才,欲一睹箏刀真容。”
令狐藏點點頭,道“八師弟,二師兄彈一首十面埋伏給你欣賞罷。”說罷指尖一甩箏面。
激昂箏音響起,蕩人心旌,緩緩一柄無質有形的尖刀自箏音中凝聚、成形、清晰繼而射出,飛向宋二蝦。
宋二蝦雙眼精光閃動,凝視箏刀逼近,側身閃躲,箏刀擦過,帶得衣衫揚起,落空飛插在他身后的殿門,于門板上擊穿一個細長方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