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藏心下奇怪,是誰在外頭,簫聲竟不受我箏音所擾
他不予理會,凝神彈奏高山流水。
殿外塞下曲第一節奏完,第二節“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梭中。”又接著奏響。
這第二節說的是,邊疆的森林里,夜間光線很暗,突然一陣風吹來,吹得前面雜草叢嘩嘩地響,巡邏的李廣將軍以為是老虎來了,立即拉弓,向響聲處一箭射去。天亮時去找射出的箭,發現它已深深地嵌在石頭里。
懸空寺上的僧侶道人,游客走卒,先始聽高山流水樂曲,心境平和歡樂,如臨仙界。但當激越的簫聲響起后,聽者眼前都情不自禁顯現出一幅畫面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將軍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鉆進石棱里去了
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細的尖突的石棱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么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于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聽者眼前。
令狐藏也不例外,眼前巍峨的高山,清澈的泉水,被飛將軍李廣縱馬彎弓的威武雄姿所取代,手中撥動不由得緩慢下來,箏刀的數量及力量都有所減弱。
,
那邊廂宋二蝦已被逼出殿口,撞破千瘡百孔的木門,挨于廊上。箏刀攻勢減弱,他喘一口氣踏回殿內。
這簫聲來得正是時候,把宋二蝦從生死邊緣拉回來并且步步進前。
令狐藏眼見得宋二蝦越逼越近,心中一凜,立即凝神聚氣,對于殿外的簫聲恍若不聞,兩手撥動加快,箏刀攻擊威力立即增強,迫使敵人又一步一步后退。
塞下曲進入了第三節“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第三節所表現出來的意境風格雄勁,氣概豪邁。本節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么扣人心弦的場面
邊疆塞外行伍、追殺敵首的壯麗樂章,宋二蝦一個音符不落聽進耳里,心情無比澎湃激動,雙鉤揮舞得更加快了,慢慢止住退勢。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洞簫慢慢奏出塞下曲的第四節。
衛戍邊疆的將士取得重大勝利,駐地兄弟民族在營帳前設宴勞軍的場面,氣氛熱烈融洽,表達出邊地人民和守邊將士團結一心,保衛國家安寧與統一的豪邁氣概。這一節樂曲淋漓盡致抒發出舒暢歡欣的情懷,精煉含蓄,所表達情態活躍鮮明,細聽組曲,細品組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盡管令狐藏不想聽,但那充滿神奇感染力的簫聲,不但從耳朵,還從眼睛、毛孔、鼻子、嘴巴鉆入他的身內,散于四肢百骸,令得他無法集中精神,高雅的高山流水曲調竟然不知不覺跟隨著邊疆激昂軍歌塞下曲節奏而演繹,簫聲快,箏聲快,簫聲高,箏聲高,簫聲慢,簫聲慢,簫聲低,簫聲低。隨箏音而起的箏刀,亦時快時慢,時勁時柔,宋二蝦應付起來輕松了不少,逐漸逼近敵人身前六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