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遼軍戰鼓忽然響起,一匹白馬奔出,馬背上騎著一個身穿黑甲、虎背熊腰的大將,提一柄金槍,來到跟前,只見他臉上蒙了黑布,一句話不說,挺槍就刺。
周蒼舉搶擋開,叫道“來將是誰,報上名來。”那員大將猶如聾了一般,根本不予回答,唰唰唰,連刺三槍,金槍亂晃,影影綽綽。
周蒼以槍尾擋開,斗得十數回合,一拍馬,戰馬斜奔半圈,繞到黑甲大將身后,斷了他后路,挺槍刺其后心,黑甲大將回身應戰。這員戰將比原先三位戰將強橫有力,槍法精妙靈動,氣勢雄全,頗有幾分蛟龍出洞的意味。
周蒼背對遼國大軍,領兵先鋒見有機可乘,立即下令軍士放箭,周蒼既要與黑甲大將斗槍,更要應付背后來箭,頓時攻擊力大減,被敵將攻得手忙腳亂,應接不暇。
黑甲將軍面對來箭,躲避挑擋游刃有余,可集中更多精力對付敵人,他一槍緊過一槍,眼看可將敵人挑落馬下,忽然敵人彎腰前趴,正想一槍刺穿他腦袋,那想一支箭當胸射來,想擋想挑已然來不及,嗤的一聲,射入胸口
原來周蒼以身體遮擋黑甲大將的視線,一心二用,邊戰邊留意身后,等待機會,聽得背后風聲勁響,于間不容發的瞬間趴下,勁箭掠過他的后背頭頸,擦過馬頭射入了黑甲將軍的胸口。
黑甲將軍扔掉長槍,捧著心口一聲大叫,周蒼長槍刺出,挑開他臉上的蒙布。
“二叔”周蒼早料到敵將有可能是二叔周方達,但挑開面巾的一剎那,仍然感到無比震驚與失望,堂堂宋人,八尺昂藏男兒,全國禁軍殿帥的弟弟,三代官家正統,竟然叛變跑到敵國,成為一名反宋急先鋒。
無論哥弟、叔侄之間存有什么恩怨情仇,都不該叛變自己的祖國周蒼對叔叔的最后一點情義被消除,挺槍橫掃。
周方達借著周蒼一呆之機,兩腿緊夾馬身,朝東奔跑,周蒼馳馬急追。
耶律涅魯古見得己方四員大將先后落敗,單將匹馬難以對敵,當下命令軍士吹起攻城號角,號聲一起,鑼鼓聲緊,遼兵將士,吶喊沖上。周蒼只好放棄追捕,兜頭回頭城門前,橫槍匹馬攔擋。
宋二蝦回過頭來,右手一揮,城內軍士點起號炮,轟的一聲猛響,只聽得西邊墻后軍士吶喊,旌旗招動。
涅魯古臉上變色,但聽號炮連響,東山后又有敵軍叫喊,心道“不好,我軍中伏。“他雖身為南征大元帥,但宋遼兩國已多年無大戰事,他一身兵法布陣、行軍打仗的本領都是從書上獲得,并非身經百戰而來,不管陣仗大小都沒見過,這數千軍士的小小埋伏已將他嚇得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