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畫風一變,沃野變為戰場,百萬雄師殺向敵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一路上摧枯拉朽,直殺到唐朝都城長安跟著,帝王黃巢乘坐金色肩輿,將士們披發,以紅綾束,身穿錦袍,手執兵器,簇擁黃巢而行。起義軍浩浩蕩蕩,甲騎如流,輜重塞涂,千里絡繹不絕。長安市民載歌載舞夾道歡迎其后他統治下的齊王朝政治清明,社會進步,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強穩定
黃巢夢想推翻李家王朝,力圖以己力量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建立清明太平的國家制度。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黃巢極端的復仇心理促使他在戰爭中不加選擇地實施了破壞政策。在攻占廣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財貨,屠殺心懷不軌的ys教徒、基督教徒、猶太人及平民共二十萬人胡亂殺人不對,但殺外來的異教徒又另當別論,倘若沒有黃巢這一功載史書的彪炳功績,中國南方將如印尼、菲律賓那樣一片綠意盎然。
黃巢攻陷長安,自立為帝,但他從當上大齊皇帝的那一天起便沉溺于掩耳盜鈴式的帝王夢中,整天沉浸在宮中,過著淫樂生活。在長安做皇帝時有人題詩譏諷,黃巢因為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長安城中三千多無辜的儒生都砍了頭。
黃巢稱帝后,士兵則如同明火執杖的強盜一般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爭搶美女,毆打平民,到處擾民。幾個月后,出現糧荒,長安城里一片混亂。小股唐軍乘亂攻城,黃巢十分虛弱,立刻帶了少數隨從逃出城。唐軍進城之后,受到長安百姓的歡迎。黃巢到了城外定下神來,才發現入城唐軍人數很少,隨即反攻入城。重入長安的黃巢,對于百姓夾道歡迎唐軍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
。將城中男丁殺戮殆盡,來了個“巢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謂之洗城”,血洗長安城。
這座當時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長安,人煙斷絕,成為一座空城。后來唐廷借沙陀兵協助攻城,一萬多沙陀兵與黃巢十余萬人對陣,黃巢一戰即潰,只好棄城逃跑。黃巢逃出長安之時,下令縱火。這座周、秦以來一直作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當時世界最大的百萬人口城市,一炬成灰。從此,這座古城即與首都無緣。安史之亂,安祿山沒有毀掉長安,吐藩攻入長安,市區略有所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徹底毀掉長安的,古往今來只有黃巢
更為殘忍的是,黃巢在失敗前夕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里,采用過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供應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斗力,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規模。其駭人聽聞的程度,既是中國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黃巢所過之地,百姓凈盡、赤地千里。舊唐書記載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并稱之為“搗磨寨”。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咸被其毒。”黃巢拉起的隊伍,在行軍作戰中病死、餓死、戰死的總數至少在一百萬人以上。他帶進長安的幾十萬人,大部分是餓死的。在黃巢起兵時,中原本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地區,到了他敗死之時,這里已是縱橫千里,全無人煙,一片焦土。
縱觀這位農民領袖大規模“吃人不吐骨頭”行徑,其野蠻,殘酷,恐怖的程度駭人聽聞。歷代下層百姓鋌而走險,反抗強大的統治者,起義軍的頭目,無不殘忍野蠻,無不殺人無算。但是,像黃巢以人為糧的惡行,絕非一般意義的戰場上的較量,而是人性滅絕的屠殺。黃巢起兵還引發了擁兵割據的藩鎮遍布全國,此后就出現了五代十國的亂世。
當然,這少不了官家史者對黃巢的抹黑,但黃巢在起義的十年間,走一路害一路,給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當時民間流傳的一條諺語就足以說明老百姓對他的憤恨:
“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
現實是夢想的最大諷刺。
看到黃巢抱負幻景的洪仁海忍不住嗤嗤冷笑,認為這家伙具有雙重人格或患有人格分裂癥,想一套手上做一套。
周蒼自少飽讀史書,對黃巢的暴行自是再清楚不過,心想“個人夢想與現實總是有很大差距,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也不為過。就拿極樂圣地來說,里頭崇山峻嶺,瘴氣彌漫,沼澤遍布。巨蛇古尸,毒蟲怪獸,應有盡有。而尸橫遍野、堆積如山的景像更加令人觸目驚心,跟黃巢夢想里的世外桃源,不是一個天一個地么”
他不明白,潛龍真人是有識之士,最后還羽化升仙,為何要助殘暴、視人命如草芥的黃巢奪取天下,黃巢兵敗落得尸首分離的結局,完全是咎由自取,潛龍真人怎地想后人來繼承他的衣缽,難道還要想天下再大亂一次
黃秋生對空中的幻像絲毫不感興趣,雙眼只是緊盯黃巢頭顱,心下尋思不知他嘴里是否真有那顆七彩虹珠該怎么樣才能把它拿出來
就在這時,洪仁海問他“老怪,武功秘籍呢”
“武功秘籍”楊航一臉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