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合力,仍難抵御,雙雙退后一步,拼到十余掌后,已退到丈許之外。哪知昆滄掌乃少林派七十二絕藝之一,常溺在這掌法上浸淫數十載,威力實是非同小可,巔峰退一步,常溺的掌力跟著進擊一步,勁力竟不以路程拉遠而稍衰。
練習昆滄掌者中,以常溺修為最高,連掌門師兄常悲都極為欽佩,志興、志歡等二代弟子目睹師伯叔以昆滄掌對陣敵人,機會實在難得,眼都不眨一下凝神觀戰,全程忘記喝彩。
趙山崗尋思“這少林僧果真了得,我鐵棒上招數再變,終究也奈何不了他。大哥二哥獨受內勁,時候長了只怕支持不住。”奪過二哥手上鐵棒一合,想要挾住軟鞭,跟他也來個硬碰硬的斗力,以分大哥二哥重擔。不料鐵棒剛要挾到軟鞭,常溺手腕一抖,軟鞭鞭頭直昂上來,撞向趙山崗面門。趙山崗心念如電,鐵棒脫手,向常溺胸口急擲過去,雙掌一翻,已抓住鞭頭,一招“力撥吊睛尾”,猛力向外急拉。
常溺見他兵刃出手,當作暗器般打來,勁道猛極,左手上肘一托,頂向飛襲左胸的鐵棒,鐵棒彈開。接著常溺鞭柄橫打,欲將后一支鐵棒擊落,忽地那鐵棒稍稍提升直朝臉門插來。卻原來是彈開的首支鐵棒碰上后一支鐵棒,改變其飛行方向。
常溺既要應付巔峰二人合力的劈空掌,又要與趙山崗爭搶軟鞭,對方向改變的鐵棒已是無能為力,不得不放脫軟鞭,伸手抓住鐵棒。
如此二人換使兵刃,趙山崗不會用鞭,扔丟軟鞭奪過大哥的鐵棒,回身再戰。
相較之下,沉溺吃了小虧,鐵棒又怎及軟鞭拿手斗掌中占得的上風,無法彌補近身相拼陷于不利境地的劣勢,慢慢的昆滄掌威力減弱,巔峰二人不但止住退勢,反一步步逼近。
旁觀眾人都看出沉溺處于劣勢,心中都在想這瘋瘋癲癲的遼東三英到底是什么來頭,竟把少林五大神僧之一的常溺大師逼得步步為營。殊不知面對黑道第一高手洪仁海時,遼東三英亦毫不畏懼,出道三十余年,三兄弟聯手出戰從無敗績,對手愈強,他們便愈來勁,而當他們收起嬉皮笑臉時,敵人壓力便會陡增。
常溺每擊出一記昆滄掌,胸口便震痛一分,六十余掌過后,漸漸的體內氣息不純,出掌速度已跟不上節奏。再看巔峰二人,火紅臉膛上全是黃豆大的汗珠,每合力打出一掌便吼上一聲,嗓音沙啞晦澀,有時還發不出聲。
此時最輕松的要算趙山崗,可他知大哥二哥也快撐不住,勝負就在一瞬之間,不敢有絲毫怠慢,繞到常溺大師身后,展開猛烈攻勢。遼東三英平時看起來呆頭愣腦,關鍵時刻卻絲毫不含糊,怎樣有利怎樣打,一前一后夾擊把常溺逼得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常離看出不對勁,于師弟未受傷之前果斷認輸“三英請住手,這一場比拼我方輸了。”常溺兀自不肯認輸叫道“二師哥,我還能戰。”常離緩緩道“出家人,贏便是贏,輸便是輸,怎還看不透”常溺本還想爭辯幾句,可看師哥臉色嚴峻,不敢再說,垂手退下。遼東三英也沒敢大肆吹噓,畢竟三個打人家一個,勝了也不光彩,另一層原因三人已力絕心衰,說不出話來。
第二場比拼,百虎門由方岳出戰,少林寺則派出志喜、志奮、志樂三人下場,論個人實力修為,少林寺三和尚都不遜于方岳,但他們相處日久,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同伴立馬心領神會,做出相應配合。別說方岳一人,便是加上史衡與鄭耀宗,以三打三勝算也不大。
毫無懸念,方岳很快敗下陣來,局面變成一比一,最后第三場定勝負。
不止看熱鬧的群雄,連百虎門弟子,都在猜測第三場百虎門派誰上,可不管派誰上,都是必輸局面。有些人心想,百虎門提出打三場比拼,無外是為三名代掌門被扣作人質挽回一些顏面,也不失保存百虎門宗門的一要妙計,畢竟掌門人害死人家兩位前輩元老,少林寺必不肯善罷干休。
并且他們還勝了一場,江湖人提起,投以的也只會是贊許與敬佩的目光。
干等了片刻,常離步入場內,問道“方施主,不知貴派那位下場與老納戰這最后一回”眼下一比一局面,常離不敢托大,親自下場打第三場。
方岳看向史衡,而史衡則瞧向遼東三英,主意是遼東三英提出的,他只不過響應而已。遼東三英四處張望,尋找向他們提議的家伙。
方、史都在猜想,向遼東三英提出建議之人,會不會就是出聲指點的高人,他能挽百虎門于狂瀾之中嗎
又過半晌,一名蒙著臉的百虎門弟子走進場中,向常離深深一揖,道“常離大師,晚輩不知天高地厚向您挑戰,還請多多指教。”
看身形聽聲音,這名百虎門弟子非常年輕,眾人不由驚噫不斷,他們怎么也想不到百虎門竟派出一個不敢露臉的小子出來迎戰少林寺高僧,眼光聚于他身,而后不約而同的都落在方岳與史衡身上,想看看他們在搞那門子玄虛。
在他們臉上,眾漢子看到了驚喜,還聽到百虎門弟子雀躍歡呼,不禁更是疑惑,難道這年輕弟子竟能打敗常離神僧
常離神情凝重,緩緩道“長江后浪推前浪,未想點撥史施主破敝寺六合棍的高人,竟是如此一位少年英豪。”蒙臉青年道“大師過譽,因事關本門榮辱,小子不得不出此下策,還請大師見諒。”常離臉色黯然,道“施主看出敝寺棍法漏洞,老納卻瞧不出貴派刀法弱點,高下立判。要怪,也只能怪我們學藝不精。”蒙臉青年搖頭道“大師何出此言,小子不過一時僥幸蒙對,嵩山少林向處武術之巔,豈止我百虎門師徒,江湖武者,莫不有高山仰止之意。”
常離嘆道“布衫猶可遮皮囊,奈何氣度英華請周掌門摘下布巾罷。”蒙面青年呆了一呆,除下蒙布道“常離大師好厲害的眼光,佩服,佩服。”常離搖頭道“周掌門甫進場,貴派弟子欣喜雀躍,身上一股與眾不同的風范氣場,還不是顯而易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