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韓愈登華山覽勝,游罷3峰下至蒼龍嶺時見蒼龍嶺道路如履薄刃,兩邊絕壑千尺,不由得兩腿發軟,寸步難移,坐在嶺上大哭,給家里人寫信訣別并投書求救。華陰縣令聞訊便派人把韓愈抬下山。此后,又因這個傳說引發了幾則趣聞。
山西武鄉有個叫趙文備的人,百歲時游華山,聞韓愈投書故事,放聲大笑,并在崖壁題刻“蒼龍嶺韓退之大哭辭家,趙文備百歲笑韓處”。有個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北,觀蒼龍嶺奇險,感慨萬端,知韓愈投書和趙老笑韓趣事留詩抒懷說:“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1哭1笑傳2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
周蒼與楚棠行走在寬不過3尺的巖脊上,健步如飛,談笑風生,像他們這等武林高手,只要不畏高,自不將此處險境放在眼內。只是苦了那些尋常的游客,行走其上,1個個如履薄冰,雙股顫抖,移動緩慢猶如1只蝸牛。
當看到周蒼和楚棠兩人走得飛快,都是驚詫莫名,而他倆經過身旁時帶來1陣風,嚇得他們1陣哆嗦,生怕被刮下了深淵。
位于5云峰頂的玄云觀規模宏偉壯麗,聳入云端,離老遠就能見到,陽光下琉璃瓦閃著金光,萬千氣象,說不出的好看。
楚棠嘆道:“怪不得修仙立佛的道佛兩家都喜歡建在名山上,連我1個普通人也能察覺此處靈力薈聚,生氣流轉,在此聞佛悟道,事半功倍。”周蒼笑說道:“說得也是,道家祖師將這些好地方都占了,那個邪修的葬水老頭兒就只能跑到咱們村后的神女峰上閉關修煉。”
“要是讓那家伙在這兒修煉,咱們可未必制服得了他。”楚棠贊同道。
那玄云觀坐北朝南,形成3路建筑格局。中路是道觀的主體建筑3清殿供奉3清道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第1路左側是文昌殿,供有文昌帝君、呂洞賓、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等,右側是藥王殿,供奉藥王孫思邈,扁鵲、華佗,以及龍王。正門是觀音殿。3清殿左側是財神殿,武財神關羽、趙公明,文財神比干,及招財納寶天尊、最后面左側是玉皇殿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諸神,右側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娘娘、3霄娘娘桃花娘娘及6合娘娘。
游覽1遍,楚棠道:“這可真奇怪了,為何玄云觀供奉觀音菩薩?”周蒼搖了搖頭道:“這個不太清楚,想來道佛兩教互相吸收借用對方傳說,于是觀音娘娘便成了亦道亦佛的人物。”攔了個小和尚問:“小道長,請問清岸或清巖道長在觀里嗎?”那小和尚搖搖頭道:“兩位師兄下山云游已超半年,還未回觀。”
周蒼又問:“不知貴觀主持是誰?”小和尚道:“本觀主持是靈寶道長。”周蒼道:“靈寶道長可在觀內?”小和尚道:“在的。”
“我兄弟2人想拜見靈寶道長,麻煩小道長給我倆通報引見。”
“你們是誰,有什么事?”
“在下姓周,這位是楚大哥,我倆是清岸、清巖兩位道長的朋友,還請小道長行個方便。”周蒼客客氣氣地道。
那小和尚面上有為難之色,道:“主持這幾天身子不舒服,下不了床,不方便見客,還請2位朋友多多諒解。”
楚棠道:“小道長,楚某略通醫術,靈寶觀主下不了床,病情必然不輕,不如讓我過去問問診?”
小和尚見得2人身上散發出1股浩然之氣,又雙眼炯炯,精光4射,知他倆不是普通人,猶豫1會道:“好吧,2位請在這里稍等,我進去通報1聲。”過了1會,1個5十歲左右的和尚從內殿出來,向2人唱了1個諾道:“貧道清慧,見過2位朋友,不知2位朋友是?”
周蒼和楚棠自報姓名,清慧臉如冠玉,留了3撇長須,身材瘦削,1襲青衫長袍,給人1種出塵之態,然而周蒼和楚棠看在眼里,卻覺得他臉上罩了1股淡淡的黑氣。清慧似乎沒有聽過周蒼的名號,見2人龍精虎猛,霸氣側漏,點了點頭道2位既然是我兩位師弟朋友,那便不是外人,請跟貧道進殿拜見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