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暉羲看了一眼老宅子,贊嘆一句“真漂亮,你自己不害怕”
李昊鑒說“我怕什么”
劉暉羲一臉賊笑“你不會金屋藏嬌了吧,還不讓我進。”
李昊鑒笑罵“滾滾,回去開車小心點。”
劉暉羲調轉車頭“你放心,你和李總都不在,我都快閑出鳥來了。有事給我打電話,一個半小時必到。”
劉暉羲絕塵而去,李昊鑒揮手再見,而后轉身,面對這熟悉又陌生的老宅。
說熟悉,李昊鑒童年時期就是在這里長大,說陌生,因為這老宅已不生李昊鑒成長的宅子,已經被重建過。這片老宅是將兩個叔叔伯伯的宅基地連在一起重建,占地不小,弄了個三進的四合院樣式,按照明清老風格裝修的,之所以說明清風格,是因為融合了許多風格在里面,硬要找羅馬風格,也能找出一兩處。
老宅在村子邊上,周圍種了不少高大樹木,和其他住戶顯得遠許多,老宅大門口前的路修了修,顯得整潔而清凈。村里的路雖也修過,早已不再坑洼泥濘,很多村民的房子也是重蓋,但農村的發展水平和城市相比差了很多,更不能像國外的鄉村那樣干凈舒適。
老宅定期有人來打掃,所以李昊鑒不擔心老宅里面遍布灰塵,蛛網漫天,為了避免發生誤會,來之前李昊鑒已經給幫忙看宅子的人發了信息,否則村民彪悍,弄不好把李昊鑒當小偷,一磚頭下去打個毀容。
老宅紫銅大門,頗有些氣派,李昊鑒自己看的很滿意,好在現在的工藝已不需要掛鎖,否則要掛頗為沉重的一把大鎖。李昊鑒掏出鑰匙,插入紫銅大門中,微一用力,咔嚓一聲,鑰匙轉動,李昊鑒推動大門,紫銅門很是沉重,但制造精良,沒費什么力氣就被推開,李昊鑒閃身而入,回手將紫銅門帶上。
傍晚日暮,光線已昏暗下來,老宅院子在夕陽余暉中顯得十分肅穆,頗有歷史的沉重感。老宅采用標準的三口字型,第一層院子以走廊,廂房,景觀為主,不過李昊鑒沒心情欣賞,徑直走向第二進院子的東廂房,麻利的開鎖進屋。
老宅改造時裝修雖走的復古風格,水電暖全都按照現代別墅標準改造,十分方便。廂房是套間設計,進門是個小的客廳,而后就是臥室,臥室里有一張紅木床,一張字臺,很是寬敞。一些基本的生活家電全部配備齊全。不過李昊鑒并未開燈,只點了一根蠟燭,別說老宅外的人看不到老宅里的光亮,就是站在院子里,也只能勉強看到一點光亮。
李昊鑒雙眼中泛著一層淡淡的金光,視野清晰,一點蠟燭光亮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