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會兒開始各家不做飯,吃食堂。
食堂是落到小隊的,以生產隊為單位設立公共食堂,免費為社員們提供一日三餐。
最開始的時候食堂不限量不記賬,吃飽算,到60年開始限量統計,按戶口分配,61年開始,各地食堂紛紛解散,生產隊成為最基層行政機構,農民干活開始按工分計酬。
集體公社被叫做大步跨進**,其實開始這幾年也確實有這個意思。集體勞動也不是平均攤派,基本上考慮到了各個人的不同,主勞力,輔勞力,弱勞力各有分工,大家力所能及的在一起勞作,一起上工一起吃飯。
食堂解散以后,慢慢有了差別,主勞力和弱勞力的生活水平漸漸拉開,生產隊和生產隊之間也有了差距,那會兒出產高有副業的生產隊工分能折到一天幾塊錢甚至十幾塊,而產出低的生產隊只有幾分幾毛,甚至出現倒掛,就是一年下來隊員要倒欠生產隊才能維持生活。
這里有天時,也有**,隊長清廉公平的生產隊收入就要高些,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的地方就會清貧。那時候天高皇帝遠,什么都是隊長說了算。
“社員同志們,從今天開始,偏嶺人民公社,法臺生產大隊就正式成立了。大伙兒從今天開始,就是法臺大隊的生產社員,這里就是大隊部,工具牲口都到這領,食堂在這邊,這屋。
按小隊吃飯。聽見敲鑼就開飯,聽見沒?別趕不上趟啊,晚了就沒了。
這是我們食堂的伙長,叫滿大柱。這是第一小隊的隊長,張保成,這是第二小隊的隊長,霍,霍,老霍你叫啥來著?”
場院上響起一片笑聲,老霍說:“霍紅光,就叫老霍就行了。”
曹書記點點頭:“霍紅光。嗯,咱們這邊就兩個小隊,后邊的都在別的堡,和你們也沒啥關系。生產任務按小隊完成,大家都盡點力,啊,別人家都完成任務了到你們這拉稀,那可就丟臉了,丟的還不是你一個人的臉,是你們小隊的臉。
現在冬營天啦,咱們呢,又是剛成立,這一冬主要的任務就是安排生活,大家都是初來乍到的,趕緊熟悉熟悉,把東西孩子規置好,另外呢,地里上肥。
啊,清理河溝,還有就是打柴禾,打茬子。有一部分城里分過來的啊,即然來了,光榮的成為了農業社員,那就一心一意給咱們的糧食大生產做貢獻,啊,就別胡思亂想啦,沒有用。
咱們也不比城里差啥,對吧?城里干啥不要錢?買糧都得按人頭計份量,咱們這隨便吃,吃飽算,啥也不要錢,這好事上哪找去?行啦,我就不說啥了,隊長來,宣布小隊名單。”
張保成和老霍站起來往中間走,曹書記比了比大煙袋:“哦哦,差點忘了。住的事啊,先將就將就,就這一冬,明年上面來給咱們社員蓋房子,一水的大瓦房,到時候家家都有自己的房子。啊。”
場院里響起掌聲,由其是外來戶,房子可是大事。
張保成和老霍兩個隊長宣布了各自生產小隊的社員名單,然后所有人按生產隊分成兩邊開會。
“咱們隊的包片兒在村西頭,延著河邊過去,下面我分分工啊,有意見等我說完再說。”老霍一本正經的給大伙分派活路:“最后呢,是這個張景義,大伙看到了啊,一個女的還帶倆孩子,爺們死了。讓她負責磨房,你們沒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