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
改革開放了,之前公私合營的小商店可以承包了。陳雪茹第一時間就把之前的絲綢店承包下來,自己專心經營起來。
徐慧真也不甘示弱,直接承包了小酒館,不過小酒館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找門路調走了,她們不舍得自己的鐵飯碗。
候魁跟徐靜理選擇的一個大學,當然不是什么巧合,反而是候魁沖著徐靜理選擇的。趙素虎、趙素天也都考上大學,不過一個學的是師范,一個選擇的外語。
當然這都是趙舒城給他們的建議,只有老三的專業是他自己選擇的。他覺得老師很有意思,還輕松。
陳雪茹借助之前的存款,看到四九城的生意好做了,直接盤下一個大飯店。
陳雪茹“老公,你的手藝不用就白瞎了,不如你幫我管理下飯店”
趙舒城看著陳雪茹,知道她的小算盤是什么,說道“行了,你不就是希望借助我的手藝拉一波客人嘛,不過我可說好了,我只在晚上去一趟,而且只做兩桌,多了不做。”
“沒問題,你就是一桌不做都行,不敢你得給我指點一下大廚,讓咱們餐廳的生意更上一層樓。”
趙舒城這才答應下來,開業這天難得的主動下廚,做了兩桌飯菜。
其他客人問道香味,再一對比自己的飯菜,直接交過服務員來,問道“為什么他們的飯菜這么香你們難道還搞歧視啊”
服務員解釋道“抱歉,是這樣的,我們老板每天最多做兩席,其他客人都是在他指導下,大廚做的飯菜。”
“那你們為什么不給我上啊”
“客人,是這樣的,我們老板的飯菜明碼標價,每桌五百元,稀有食材單算。這次是開業,老板款待朋友,今天過
后,你們可以訂餐。”
客人一聽到價格,直接偃旗息鼓了,這五百元在八十年代可是好大一筆錢了,要是自己買菜做飯,一家人能吃半年的。
徐慧真也來參加開業慶典,本來陳雪茹是不想給她請柬的,不過在趙舒城的勸說下,還是發了請柬。
陳雪茹穿著粉紅色的小西裝,看穿著風衣的徐慧真,說道“慧真,你來了,怎么樣這酒樓,我這樓上樓下的。”
“還不錯,不過你怎么想著開酒樓啊我還以為你要弄什么絲綢店、大商場什么的呢。”
陳雪茹自豪的說道“還不是為了我家那口子,他這整天四處閑逛也不行啊,再說了,他的手藝也不能浪費了不是。”
徐慧真看著顯擺的陳雪茹,說道“是嗎,我怎么覺得你家那位不樂意開飯店呢看了一下,好多桌子上都不是他做的飯菜吧。”
“這沒辦法,我家那位不想太勞累,再說了他是老板,總不能干了廚子的工作吧。他平常調教一下廚子就行了,不用干太多的工作。”
“走,跟我去牛爺那桌,那可是我家那口子親自動手的,保證你沒嘗過。”
徐慧真說道“不去了,不去了,我來找你還有其他的事情呢,讓別人聽到了不好。”
陳雪茹好奇的問道“什么事情啊”
徐慧真裝作才知道的問道“你們家大兒子候魁跟我們家大女兒靜理在一個大學啊”
“對啊,他們同一個大學,不同系,都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考上的。還有我們家老二,也是一年考上的。”
“我們家靜理可說了,你們家候魁見天的去找她呀。”
徐慧真言語中透露出一絲不樂意,也不知道是她的意思,還是徐靜理的意思。
陳雪茹聽明白了,這是來找自己告狀
的,趕緊說道“吆,有這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