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山趕緊拿起一塊嘗了嘗,真的味道不錯,而且比自己以前吃到的西瓜都要甜一些。
“哦,這個好甜啊。”
“我答應扶貧的吳主任種蘑菇,并不是說現在馬上,而是需要我確定真的能種出蘑菇才行。大概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陳金山等不了這么久的時間,裝著不經意的說道“哦,這個瓜好甜啊。”
凌一農明白他什么意思,直接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我這邊啊種草固沙,以草養菇兩手抓,等知道菌草在寧夏能夠養殖雙
孢菇之后,通過實驗,確定在荒漠地區養菇的性子,再招收一批技術員,擴大飼養范圍,然后”
陳金山打斷凌一農的話,說道“對的,對的,吳主任跟我說了,不過我們沒必要這么按步就班吧”
凌一農跟黃錦旗看著陳金山,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
陳金山解釋道“您是種蘑菇的高人那,在胡建誰都知道你用菌草代替木頭種出蘑菇,當時這個科研紅極一時,報紙、電視天天播報。”
凌一農不在意說道“這有什么,還不是因為當時木生菇的需求量太大了,好些人因為錢,不惜因為錢造成胡建生態遭到破壞,我是實在看不下去了。要解決嚴峻的菌林矛盾,只能研究推廣菌草,代替木頭才行。”
陳金山激動的說道“所以說老師你是偉大的人啊,不光解決了菌林矛盾,還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所以媒體稱呼您的菌草為神草,你就是菌草之父啊。”
“看看,又給我戴高帽子”
“不是啊,這都是事實嘛”
“好了好了,不說這個了,你以為菌草只能種蘑菇嗎你問問黃錦旗,我們種菌草干什么用的。笑什么笑,你告訴他。”
黃錦旗看了看凌一農跟陳金山,這才說道自己跟凌教授的研究成果。
陳金山雖然了解了凌一農研究的價值,但是他更想要解決村民致富的問題,再說了,只要凌一農到了閩寧村,到時候一遍指導村民養菇,一邊可以進行菌草種植的研究。
凌一農聽到陳金山的闡述之后,雖然能了解,但是還不打算跟著去。
“你這樣為了村民致富我很感動,但是違背研究規律的事情我絕對不能做。”
陳金山有些無奈,忽然想到了在金灘村子里做研究的楊和,想到當初他們是一邊做研究,一遍
讓村民養殖,覺得這樣說不定能打動凌一農。
“老師,你這樣想我就冤枉我了。我是想著你可以一遍實驗,一遍讓村民跟著學,這樣以后推廣起來會更快一點。之前金灘村就有這樣成功的例子啊。他們村子之前也是一窮二白,所以他們去農科所找到蚯蚓養殖項目的楊和,邀請他去村子里做蚯蚓養殖實驗,最終大獲成功啊。”
“而且老師,我覺得你們也有互相交流的余地。比如說種蘑菇需要的麥稈、玉米稈,其實也是養殖蚯蚓的養料的一種。而且據我所知,蚯蚓糞是很好的一種肥料,說不定能用在菌草養殖上面呢”
“我也清楚太快是不符合規律的,我們研究很多項目,什么種植藥材,種植葡萄,種植水果,但是他們時間都太久了,所以我就想到種植蘑菇上面,因為他快啊,生產周期又短,所以才需要你這樣的權威人士出來幫忙的。”
凌一農聽到這個想法覺得很有意思,再說他也想為扶貧早點做事情,于是答應去看看,不過沒有直接說帶著村名種植蘑菇。
十日后下午,趙舒城沒有在家,反而是在縣城忙活自己工廠的事情。現在他正在尋找施工隊,準備在閩寧村周圍修建冷庫,當然現在只是開始動工,真正投入運營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