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就有把蘑菇產品大規模出口到俄羅斯跟中亞東歐的計劃,不過之前都是從東北那邊走,路途遠,運費高,不是很劃算,利潤很低的。”
“不過現在好了,你們這里有通往邊境的鐵路,而且縣里就有車站,到時候只要生產出來運到火車上,直接就可以從邊疆進入中亞,運輸成本低了很多。”
他們盤算了一下,現在自己建廠生產的話,耗時耗力不說,今年自己做肯定來不及了。趙舒城的產品都有自己的商標,今年打開銷路之后,他們要是自己辦廠的話,效益也不會很高。
他們最終覺得還是拿下趙舒城的產品銷售權的好,這樣雖然不能說利潤最大化,但是在外地的銷售價格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能有很大
的利潤。
就這樣罐頭銷售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開足馬力生產罐頭等蘑菇制品。
趙舒城為了能讓機器不會浪費,直接啟動三班倒,不停的招收周圍的村民來工廠打工,開出的工資都是五六百元,甚至高的能達到六七百,比出去打工都要掙得多。
村里人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都很激動,有的人家覺得種蘑菇雖然也掙錢,但是這錢掙得太累了,所以選擇去工廠打工。尤其是一些小年輕,他們忍受不了每天在大棚里面的日子,反而覺得打工更好一些。
“你去不去加工廠打工”
“我不去,我還要種蘑菇呢。”
“種啥蘑菇啊,去工廠打工,一個月能掙到六七百呢,比種蘑菇掙錢的多。”
“你算差了,蘑菇種好了,比打工還要掙錢。”
“你是不是傻了咋能比打工還要掙錢呢”
“你聽我跟你算啊,一茬股四百斤,要是都是一級菇的話,就是六百元,一個月可以有十次收獲,一共就是六千元。種一次可以收貨兩個月,一年可以中兩次,算下來一個月能收入一千塊,比打工掙得還多。”
“那你也說了這是最好情況,萬一出點啥事不就到不了,還是打工穩定一些。”
“不是這樣算的,額都計劃好了,如果這蘑菇真的能種好,我就跟永富一樣建一個更大的棚子,這樣一茬就能出菇幾千斤,這樣掙錢躲了把”
雖然這樣的村名都有,但是大部分還是滿足庭院經濟,沒有多少人想要跟趙舒城一樣建大棚多種蘑菇。,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