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珠此時此刻跟趙舒城一起站在公司樓上,也望著東方明珠塔的方向,看著開幕的盛況。
自從之前的沃爾瑪訂單之后,汪明珠就把公司搬遷到了現在的地方,一方面是距離外灘二十七號近一些,一方面也是為了明珠外貿可以獨立運營,再也不用靠著宜家超市的名頭去談生意了。
不過汪明珠卻並不知道就在此時此刻,黃浦江邊的人群中,阿寶也來了,他看著天上的煙燦爛,想到了當年他跟汪明珠約定一起在外貿大樓上看東方明珠開幕,可現在卻已經物是人非了。
時光匆匆,兩年的時間過去了。
魔都人已經習慣了偶爾去宜家超市買東西,畢竟這里的產品真的很齊全,而且物優價美。
很多人已經忘記了當初的股神趙舒城,只記得超市大王趙舒城。畢竟趙舒城現在可不光是在魔都開超市,北上廣深,甚至每個省會城市,都有宜家超市。多則四五家,少則一家,已經算是全國最大的連鎖超市品牌了。
其實很多人都在期待宜家超市上市的那一天,到時候宜家的股票肯定比滬聯商廈還要好看,甚至買到就是賺到。
可惜這都是他們的一廂情愿,趙舒城現在還不缺少資金,加上未來要面臨的競爭很多,自然不可能讓自己全權掌控的公司有被人偷家的可能,所以短時間內根本不會上市。
不過趙舒城這兩年過的也並不是真的一帆風順,自從九五年開始,趙舒城就陸陸續續受到了外資超市的挑戰。
他們仿佛商量好了一樣,並沒有扎堆出現在同一個大城市里面,先是家樂福選擇落地京城,跟著沃爾瑪選擇深圳,倭島洋華堂選擇成都,麥德龍也在今年入駐魔都。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覺得這都是那些超市正常選擇,為的是規避同行的競爭。但是只有這次知道,他們這看似巧合的選擇,實則是早有預謀。
畢竟趙舒城的辦公室常年掛著全國地圖,所以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這些超市是以點概面,四面圍剿的戰略,試圖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先獨立發展,等占有一定規模之后,就會下沉市場,擠占本土品牌的生長土壤。
要知道那些國外大品牌超市可是有著先進的經營理念,也有自己的供應鏈體系,甚至規模效應物流體系等等,那些本土品牌面對他們的來勢洶洶,根本沒有多少抵抗能力。
何況他們可是有著三板斧的,有營銷公司,也有銷售渠道,甚至還有資金支持,本土品牌卻只有一張張降價的促銷海報,根本沒辦法打敗那些電視上天天做宣傳的外資超市。
更別說那些超市的到來,可不光是為了掙錢,還是為了配合國際消費品進行收購本土品牌的。要知道超市可是負責終端銷售,在日常經營中,自然也就知道哪些品牌的產品銷量好,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拿到了這些數據之后,國際消費品公司就可以精準收購,或者先入股,之后再慢慢的鳩占鵲巢。到時候國際gg公司負責包裝消費品,推銷到大眾腦海中,超市負責銷售場地,把巨頭生產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金融機構負責提供資金支持。
超市那邊能做的可僅僅是這些,還負責競爭壓制,只要把本土品牌的產品放在不起眼的位置,后面直接下架,也會給消費者一種這種品牌產品已經不行了的信號,從而讓該品牌銷量越來越差,最后給外資雪藏的藉口。
面對這樣的全方位圍剿,本土品牌根本沒有絲毫抵抗能力,甚至死都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趙舒城自然不可能眼看著他們這樣合伙欺負人,所以當那些企業站穩腳跟,準備挑戰自己宜家超市的時候,趙舒城準備給他們來一點東方的震撼。
說起經營理念,外國的雖然先進,但是比起國內來說,並不一定真的就超出很多,甚至有的時候還有所不如。
只不過現在國家正在發展階段,比不上外國早發展了很多年,所以才看上去處處都有差距。
不過東來模式,絕對會讓那些外資超市震驚不已,甚至沒辦法面對這樣的競爭。因為他們企業的管理模式,就註定他們做不到這樣的程度,甚至都沒辦法跟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