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許下承諾“弟子必不負師父信任,平安歸來。”
孤身一人,要為太子除禍根。
永州
風塵仆仆,一路策馬而來的人在駐軍休憩的街道旁租了一家客棧。
人流如織,時不時還能聽到這里的百姓念叨太子的恩惠。
一家茶館,座無虛席。
牌匾是極有韻味的狂草,與周圍正楷,最多行書的匾額大為不同。
上頭”瀟湘館”三個字,讓有些疲憊的應從年露出會心一笑。
可不就是瀟湘妃子的地方。
這是端明開的店。
從正堂穿過,坐在最后頭的位置上,有小二殷勤上來倒茶送瓜子。
上頭正是一出”林妹妹進賈府”的說書詞。
應從年聽了,心下的疲累竟輕了幾分,周圍說話聲漸漸的聽不清了。
那雙有幾分凌厲的鳳眼緩緩閉上。
猛然”砰”的一聲巨響,驚醒了半夢半醒間的應從年。
一個充滿匪氣的壯年男子正拉扯著一個看起來有些邋遢的小老頭,罵罵咧咧的讓小老頭把偷了的玉簪還回來。
“他娘的,那可是老子攢了三個月的銀子給小雙雙挑的玉簪。早就說好了他生日送他。偏你個沒媳婦的手賤,敢搶老子媳婦的東西還給老子,不然折了你的骨頭,送你見官”
那大漢看起來是極健壯的,和瘦瘦小小的老頭一對比那差距簡直令人心驚。
大漢振振有詞,那小老頭手里確實握著個通透的玉簪,蝴蝶采花的模樣。
老頭渾身破破爛爛的,和這玉簪子格格不入,那老頭還一句話都不說,看起來就很可疑。
不少人雖怵那大漢壯碩身材和砂鍋大的拳頭,但對于壯漢一片愛護媳婦的心還是認可的。
壯漢是本地人,其中更不乏認識他的,知道他是在軍營里當差的。
更有幾個同僚的確見他這幾日拼了命的接私活,還總往飾品店逛,不由更加懷疑那老頭,將周圍隱隱圍成一個圈,那老頭絕不能從圈里頭出去。
就連店掌柜帶著小二也過來勸和“老先生,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位軍爺是有原則的。您老把東西換了在道個歉,絕不會為難您。”
店掌柜是認識壯漢的,張潘,是本地一個當兵的,還覺醒了原生武魂勒,媳婦也細里高條的,可漂亮,張潘能追著,可有福氣。
怪不得愛的和寶一樣。
小老頭慢悠悠道“我沒偷,這是我媳婦給我的。”
這話一出,就有點哄堂大笑了。看這老頭的衣服,就不像有錢有媳婦的。
張潘已經忍無可忍,欲要打人了。
“你放屁,你胳膊上還有偷東西時候我打的傷口周圍我找了一圈就你身上帶血,你還敢狡辯”
應從年瞇著眼,左右打量一番,在一個打扮的活像和尚的人身上停留兩秒。
那”和尚”并未發現他的視線。
這樣鬧哄哄的,估計是不能補眠,也聽不了說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