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午膳結束之后,老皇帝要去外面走走,叫上蕭黎和她姑姑一道,期間,毫無疑問的老皇帝對她的學業又考校了一番,不過今天考校的內容卻是從蕭黎剛才讀的那本書籍上來的。
蕭黎沒有讓他失望,就他提出的那些問題蕭黎都能一一作答,雖然有兩處的答案不是那么盡善盡美,但是最主要的點子還是答上來的,這對于一個還不滿十歲的孩子來說,已然是不錯的了,老皇帝很滿意。
消食回來之后,老皇帝就就著上午他跟幾位朝臣們的商討事宜又向蕭黎復問了一遍。
蕭黎就道,“為什么要打仗”
“嗯”老皇帝就是一怔,看著她的神色就嚴肅了起來,“別人都欺到了你的頭上了,你不回擊么”
看來老皇帝是主戰的
蕭黎就跟他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為什么是我們跟人家打,而不是讓別人跟人家打呢”
“嗯”老皇帝又就不明白她這話語里的意思了。
蕭黎就繼續跟他解釋道,“倘若今年沒天干,是豐收之年,咱們國庫充盈,這場戰無論如何都是要打的,所謂泥人兒都還有三分火性呢,更何況我們還不是泥人,我大魏向來就不是那種畏戰之人。
但是今年天干,老百姓欠收,賦稅交不上來,國庫空虛,若是開戰的話,無疑是讓我大魏老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
現在馬上又是冬天了,我大魏的將士們與人開戰的地方又是北方的邊塞地區,那邊冬天最是寒冷,我們除了要供給將士們的吃喝柴草外,還要多備些冬衣。
要抵御北方的嚴寒,普通的冬衣是不行的,一定是要那種十分厚實的冬衣才成,否則不抵事,這又是一項大的開支。
這將士們開拔到邊塞之后,若是戰事不能盡快的結束,對方若是有意地拖延著我們,這短時間還好,若是時間長了,毫無疑問對我方極為不利。
最主要的是西齊那邊距離我大魏邊境是幾千公里的草原,他們來騷擾我們容易,但是我們要是主動的出擊他們的話卻還是有些難度的,我們總不可能也像他們一樣騎著馬追著他們在草原上到處跑吧”
老皇帝就嘆息著點頭,“是啊,這也正是皇祖父顧慮的地方,西齊是半農業半游牧的國家,在內陸地區他們是以農耕為主,在與我大魏接壤的邊境地區卻又是以游牧業為主,他們既有馬背上能打的人也有陸地上能打的人。
皇祖父不怕別的,就怕這個戰時延長,一下短時間內不能結束戰爭,這樣會把我整個大魏的老百姓都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但皇祖父心中卻又窩不下這口氣啊”
蕭黎就道,“皇祖父,誰說咱們出氣就一定要自己伸拳頭的,我們不跟他們打,我們可以讓別人跟他們打啊,這樣說不定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咱們還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呢。
我看過我們大魏的疆域圖,西齊和西晉都在我們的西邊,西齊和西晉是挨著的,同時像北方的那幾個草原部落也都在西齊的北邊,據我所知,他們幾個也是經常性的與西齊摩擦不斷。
倘若我們若是能夠挑起他們幾個與西齊的戰爭,那西齊自然就將注意力從咱們大魏轉移去走了,西齊的國力也有限,他們不可能幾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