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用道一半的時候,老皇帝就突然問,“糧餉籌集的怎么樣了”
兩人就趕忙地放了碗筷起身,跪到大殿的中央回答道,“今天籌集到了一些。”
老皇帝就問,“多少”
蔣泓轍就道,“幾十石。”
“幾十石”老皇帝追問。
蔣泓轍就有些緊張,“三,三十二萬石。”
“三十二萬石,才多少十來萬斤,還不夠我二十萬大軍一天的嚼用的。”
“是,是,是有點兒少,不,不過后面還在繼續籌集,”蔣泓轍說話都有些結巴了起來。
“不行,這個量也太少了,也太慢了,照你們這樣個籌集法,半個月內你們能給我籌集到多少的糧餉出來那朕的二十萬大軍還開不開拔了”老皇帝說著就擱下了筷子,儼然已沒了用膳的心情。
兩個大臣跪在下面也是大氣不敢出,生怕老皇帝一個不悅怪罪他們辦事不力。
過了好一會兒,兩人見老皇帝并沒有動怒的意思,尉遲老臣相才鼓氣勇氣道,“主要是這次的時間緊,需要征集到的糧餉又有點多,還有就是陛下您也不許我們向民間老百姓征集,所以我們就只能向些富商征集,但是那些富商又都是些老油條子。
他們不滿朝廷只向他們征集糧餉,而不向其他人征繳,所以在捐獻的過程中就有些個陽奉陰違,個個哭窮。”
老皇帝就哼了一聲,“那朝廷要養軍隊保家護國,是朕一個人的事啊朕平時在政策上給與他們的好處還少了啊
現在朝廷有難處,向他們征集點兒糧食就推三阻四的,找各種理由搪塞,就像在剜他們的肉一樣,我看那敵人打到他們家里來了他們就不會哭窮了,那就只會哭命了。”
“唉,是是是,”兩人就附和道。
老皇帝繼續又道,“我燕京城里頭的富賈商戶們的,那家底兒加起來也不止這點東西啊你們后面就去告訴他們,就說朕說的,他們捐獻的那點東西不夠,還遠遠的不夠那打發叫花子呢真是一個個的奸商”
跪在下面的兩人就有些為難了,蔣泓轍就道,“可陛下,他們今天上午才捐獻的呢,這立馬又去讓他們捐獻是不是有點兒”
老皇帝見他那個樣子,頓時就有些不悅了,“蔣泓轍,你是大司農,你把朕的國庫管理成這個樣子你還有理了是吧
上午捐獻的怎么了,那下午就不能繼續捐獻了他們要是一次性捐到位了,朕和朝廷也就不找他們捐第二道了”
被老皇帝的這一通責備之后,蔣泓轍一張臉是既羞又愧,那是半個字都不敢再吱聲兒了。
那老臣相也是如此,眼看老皇帝盯著他們倆又要發火了,那坐在一旁一直默默用著午膳的蕭黎卻突然地出聲了,“其實要那些富商們主動地捐獻出大量的糧餉來也很簡單。”
她這話一出,大殿里的幾人都就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她,蕭黎擱下筷子,用帕子拭了拭嘴角之后就道,“所謂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農排在第二位,工排在第三位,商排在末尾。
因為商人不從事生產,靠投機取巧獲得社會財富,雖然手握巨富,但是始終卻是社會地位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