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泓轍就點了點頭,“行,那我也回去著人盤下府里的賬目,看能捐獻多少出來。”
老臣相就撫摸著他那花白的山羊胡點頭,“正是”
第二天早朝,老皇帝就直接地問滿朝的文武百官們,“大司農和臣相兩人說這糧餉不好籌集,諸位愛卿都有什么好法子跟建議啊”
老皇帝端坐在上首的御案前看著下面的一眾人等,而下面的一眾人等都埋著頭不吭聲。
老臣相就看向旁邊的大司農蔣泓轍,蔣泓轍卻是眼觀鼻觀心,假裝沒有看到他遞過來的眼色,把那老臣相氣得不輕。
就在他猶豫著要不要站出去出那個頭之際,卻見遼東王竟然站了出來,“陛下,現正值朝廷為難之際,以兒臣之見,這籌集糧餉之事不應該只從那些商戶們那里著手,所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等朝臣也應該出一份力才是,兒臣愿將我封地上一半的產出捐獻出來作為這次西征大軍的糧餉。”
“哦,你封地上一半的產出就捐獻出來”老皇帝微瞇著眼睛,一副似笑非笑地看著下首的這個兒子。
遼東王就道,“對,一半都捐獻出來。”
老皇帝突然就哈哈地大笑了起來,“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兒子朕準奏了”
“喏”遼東王微躬著身子朝老皇帝行了一禮,跟著便站回到了原處。
蔣泓轍正欲出列,卻見一旁的尉遲老臣相先了他一步,“陛下,老臣也愿意將我府中的一部分糧草捐獻出來,另外老臣再為我軍中的將士們捐獻出兩千套的冬衣來。”
老皇帝聽罷,那笑聲越發地洪亮了,“好,好,尉遲臣相不愧是我大魏朝廷的肱骨之臣,朕為你的這份忠心甚感欣慰”
“陛下謬贊了,臣也只不過是為陛下為朝廷盡份心力罷了,”尉遲老臣相就謙虛道。
蔣泓轍不再給他人機會,立馬也站出來道,“陛下,臣昨天晚上回去讓人清點出了四萬石的糧草和兩千斤的肉干,下午就送至國庫處入庫,同時臣也命人盡快地趕制出三千套的冬衣和手套來,另外我祖母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后,又取了她的兩萬金的體己錢讓我代她捐獻給朝廷,說她也盡份心力。”
老皇帝就點了點頭,“好,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另外代為轉達朕對姨母的謝意,待朕后面空了就去府上看望她老人家。”
蔣泓轍就道,“陛下嚴重了,這都是我等生為臣子的該盡的義務,責無旁貸”
“好,好”
有了朝中幾個重臣要臣們帶頭,跟著其他的朝臣們也都紛紛地說自己要捐好多什么什么,老皇帝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直接讓人拿了筆墨賬本來記下來。
就在大家都勇于捐款捐物之際,巴陵長公主攙扶著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踏進了大殿。
老皇帝瞧見了,即刻就從御案前站了起來欲欲下丹陛,“皇叔,您怎的來了”
沒錯,此人就是老皇帝唯一還尚在世的親叔叔蕭道宗,人稱老王爺。
眾人也都紛紛向老王爺打招呼行禮。
老王爺就朝老皇帝擺了擺手道,“陛下,您不必下來,老臣在這里站一會兒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