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王就點頭,“是啊,舉國上下,除了江南的魚米之鄉,就屬蜀郡的物產最為豐富和富饒,以前這塊地方一直是掌握在朝廷的手里邊的,現在父皇封給了阿黎,倒是叫那個小丫頭撿了個大便宜。
不過本王倒也能理解父皇的心思,無非就是他對三皇姐和阿黎有諸多的愧疚,畢竟她們的所有親人都是因為他才枉死的,所以他就想在其他地方彌補她們一些,給什么封什么都不如直接地給他們劃分一塊最好的封地強。”
遼東王妃就嘟噥著嘴道,“做都做了,還在意那么些干什么”
遼東王就朝她涼涼地看了過去,“胡說些什么那畢竟是自己的骨血,不是你說的那么簡單,俗話說虎毒還尚且不食子呢,更何況是人,就是再冷血的帝王在他的心里也還是有一處最柔軟的地方。
父皇跟皇后是有感情基礎的,父皇當初為了迎娶到母后,登基幾年后宮都空無一人,甚至連個伺候的宮女都不允許近身。
并非是后面那些因為政治利益關系才結合的嬪妃們,所以他對待他們兩人的子女跟對待其他妃嬪所生的子女是不一樣的。”闌
遼東王妃就問,“那王爺甘心嗎”
遼東王就道,“以前是挺不甘心的,覺得自己也是他的兒子,憑什么他對待太子皇子跟三皇兄還有皇姐他們跟我們其他的兄弟姐妹不一樣但是后來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便也能理解了。”
遼東王妃的心里就冷笑著,所以我生的孩子想必在你的心里也是跟你們這些庶出的皇子公主在你父皇的眼里和心里是一樣的吧
遼東王妃的心里雖然很是不甘,但是她卻是沒有將這份不甘給表現出來,而是道,“其實三皇姐跟阿黎她們姑侄倆將他們封地上的那些產物盡數地捐獻給朝廷,臣妾倒也是能理解一二。
現在嫡脈那邊就只有她們兩個人了,孤兒弱女的,她們若是想要好好的在皇室中生活下去,那么無非就得多獲得些帝寵跟陛下的庇護。
可是殿下,咱們跟她們的情況不一樣,您又何必多增加那么多的糧餉依臣妾看咱們就還是按照著原計劃好的數量來得了”
遼東王就訓斥她道,“糊涂,同為皇室弟子,三皇姐跟阿黎都能將封地上的產出如數地捐獻給朝廷,我身為親王,雖不能捐到和她們姑侄倆加起來的那么多,但是也不能低的太多,這是格局的問題,你懂不懂”闌
遼東王妃的心里頭本就有些不爽,在被他這么的一頓訓斥之后,自然的就更加地不爽了,隨即也就甩起了臉子,“不懂,臣妾只知道那糧餉要是捐獻的太多,那咱們府庫里就剩下不到多少的東西了,到時候王爺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們又上哪兒弄去
王爺,咱們這幾年積攢下的那些東西可是都有大用的啊你可不能因為三皇姐和阿黎她們姑侄倆捐獻了多少咱們也得捐多少啊咱們可不能比照著她們的來。
她們姑侄倆說白了也就是兩個女兒家,要那么多的糧錢也沒多大實際上的用處,但咱們積攢下的這些糧餉將來可是有大用途的啊你一下子花光了,我們將來怎么辦”
遼東王就有些不耐煩地道,“本王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以為我這僅僅是在跟三皇姐和阿黎她們姑侄倆較勁嗎錯,本王是在跟老二和老六他們后面的幾個在較勁兒。
三皇姐和阿黎是父皇所有的子孫中最受寵的兩個人,她們的封地比我們的大,比我們的富饒,我們跟她們是沒有可比性的。
再者,她們孤兒弱女的,捐獻出所有的財物無非就如你說的想要獲得父皇更多的寵愛,尋求一絲庇護罷了。
但要說今年干旱最嚴重的地方無疑就屬老二那邊的南陽郡了,他那邊今年純粹就是顆粒無收,聽說打從八月份起他那邊就在開始鬧饑荒了。闌
但是老二卻恁是從來都沒有向父皇寫過折子找朝廷要糧過,都是他自己天天地在開倉放糧,搭建粥棚施粥,救濟災民,這么久以來,他恁是沒有讓他南陽郡一個饑民流往外地的。
有人問他,這么多的災民都靠他的王府養活著,那每天都得是多大的一筆開銷啊問他為什么不上折子上奏陛下,讓朝廷開倉放糧。
老二卻說今年干旱的也不止他南陽郡一個地方,可以說舉國上下都遭受了天災,他寫折子向父皇和朝廷要糧,其他地方的人也寫折子向父皇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