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嚴某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實事求是如今我西齊國是內憂外患啊,對外我西齊先是慘敗于大魏之手,后北邊的幾個部族又欲脫離我西齊國的掌控,現正與我西齊大軍對戰邊境之上,而國內老百姓們又是怨聲載道,國庫空虛,明年的年景又不知道是個什么情況,所以這個時候是萬不能再激怒大魏了。
大家也都知道,那大魏朝的老皇帝打從登基時候起,除了最開始的幾年,沒有對外用兵以外,其余的時間都在對外用兵,尤其是我西齊,我們跟他們已經打了幾十年了。
雖說連年的戰爭對他大魏朝的消耗也大,但總體來說他們大魏朝的綜合國力還是要優于我西齊國的。
倘若這個時候我西齊國拒絕了他們的一系列要求,依照那老皇帝一慣說一不二的強勢作風,那么來年的時候我西齊國必將遭到他們沉重報復性地打擊,那時候我西齊國沒有多余的兵力阻擊,說不定會就此滅國
向大魏朝稱臣納貢對我西齊國而言的確是一種屈辱,但是古人都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昔年越王勾踐戰敗吳國,被迫前往吳國為奴為質,然后通過臥薪嘗膽以報雪恥。
那大魏朝如今也不過就是向我西齊國索要一些土地和財物罷了,只要我西齊國沒被滅國,那我們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我們也可以學習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那大魏朝的老皇帝雖說強勢,但是他也畢竟年紀大了,就算目前身子還硬朗著,但是他又能硬朗得了多久頂多也不過就是幾年的好活頭
據本相所知,那老皇帝現今的那些子嗣可都是些資質平庸的,沒有一個堪當大任的,在這期間,我西齊國就算是忍些辱負些重又算得了什么,只要那老皇帝一旦駕崩,新帝登基,我西齊國國力增強的機會就來了,到那時我們再一雪前恥也不遲”
那皇帝趙宣就一臉激動地附和道,“對對對,朕跟太后也是這個意思”
底下的眾人聽了他的這話之后,心理都就有些無語和不是滋味,雖說大家的心里面對他和太后都有頗多的微詞,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
能晚些時候亡國怎么也比現在立馬就亡國的好,更何況他們也還有不會亡國的機會,所以割地賠款就割地賠款吧,每年子向對方拿貢就納貢吧,大不了,他們到時候將老百姓們的賦稅再加重一些便是,于是大家就又都不吭聲了,只希望大魏朝老皇帝的那些子嗣們是一個不如一個,最好都是些草包和無能之輩才好。
然而有人卻又有一些不甘地道,“陛下,太后,此次戰敗關鍵在于黃將軍和劉李兩位將軍指揮配合不力,還有就是他們太過大意了,所以才給了對方可乘之機,依臣之見這次戰敗黃將軍他們幾人要負主要責任”
“對,黃將軍,李將軍和劉將軍他們要負主要責任,要不是他們指揮配合不力,我西齊二十多萬大軍又豈會全軍覆沒,竟無一人生還不然我西齊國也不會向他大魏朝割地賠款,還納貢所以臣等懇請陛下和太后將黃將軍和劉李兩位將軍的家人都下大獄,然后抄家滅族,以警示后人不然以后在戰場上誰都可以玩忽職守,不用心打仗”
“臣附議”跟著有一人就站出來道。
“臣也附議”
“臣等附議”
不多一會兒的功夫,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都就出列了。
看著大家的反應,坐在上首的皇帝和杜太后都就暗暗地舒了一口氣,于是那皇帝趙宣還不待杜太后開口他就率先地應了下來,“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