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銹腐蝕的墻壁,流水不斷嘩嘩而過,簡陋的方形屋子里燈光晦暗,缺少電器。
一位母親正抱著懷中的孩子,坐在家門前,目光不時看向遠方的大型電梯通道,等待參加慶典的家人回來。
這里是竭樓城的地底深處,星網信號很差,而城中的很多居民也用不起好的個人終端,甚至不少人在聯邦內都未有過正式檔案登記。
地表盡管滿是廢墟,但那依然是竭樓城光鮮的一面,讓人回味曾經的繁華和盛況,而在這地下深處的居民區,才是竭樓城大部分居民的真實寫照。
沒有聯邦居民家中那常見的各種輔助ai機器,很多事都要親自去做,繁雜的勞動占據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但這些勞動并不會帶來令人滿意的回報,碗洗的再干凈,依然是那個碗,每天花費數個小時掃地做飯也不會帶來更多幸福。
當一件事逃不開,甚至必須去做的時候,哪怕再有趣,時間久了,也會心生厭惡。
生活在地底的居民,每天會耗費很多時間在雜務和瑣事上,這里沒有方便快捷的超市,沒有時刻通暢的物流,手工制作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雖然這產出了一些獨特的工藝品,但也稱不上稀罕,沒有附加超凡效果的物件,終歸是能被輕易仿制和批量生產的凡物,所以在聯邦內也賣不了高價。
踩過地面灰黑的積水,其邊緣還有一些煤渣顆粒,赫希婭停在天橋邊,俯瞰眼前這滿是灰鐵銹跡的世界。
“怎么了。”前面的鳳見雪回頭,看向這突然停下來的少女。
為了方便行動,兩人如今換上了竭樓城內的傳統服裝,樸素的寬袖衣裳,并不算華麗,但很耐臟,如果洗得發白,容易讓人產生回到古代那種艱苦環境的錯覺。
“沒什么。”少女搖搖頭,繼續前進。
這里就是母親長大的地方嗎,她原本以為會是那種古香古色的地方,但地底的居民區內并不是這樣的,這里的地面有著各種殘留的積水,煤渣,污漬,空氣也很是沉悶,有著一種淡淡的異味,竭樓城內沒有那么多負責清掃的ai自律單元,甚至連生活供水也是勉強。
房屋也不是她想象中的木制,而更多是灰鐵搭建的臨時房屋,其墻壁就是薄薄一層鐵,地下街道上車輛不多,大多也是聯邦內淘汰多年的老舊型號,沒有懸浮飛行功能的那種。
沒有充足的工業商品在背后支撐,所謂的古香古色就像那滿是油污劃痕的木桌子,雖然遠看形式不錯,可一旦走近,卻怎么也不想將手放在這桌上。
古人的生活并沒那么好,而后來流行的古風其實是人們剝去其中瑣碎繁雜部分后留下的一點浪漫。
可即便如此,現存的這些古人也要依靠出售這點浪漫的幻想來維持生計。
往昔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如今變成以表演吸引游客為主的慶典,夸張的臉譜,五彩的衣甲,重新編纂的傳統,特意營造的差異化,帶給游客們一陣新鮮和驚奇,終于肯為這浪漫的幻想消費,而節日過后,只剩下一地狼藉,留給當地居民清理打掃,然后耐心等待下一個節日慶典的到來。
仿佛每年就是為了這幾天節日而活著,也只需要維持這幾天的體面即可。
穿行在竭樓城地下的街道巷落,赫希婭那敏銳的感知,能清晰聽到四周居民樓內傳來的聲響。
風扇呼呼聲,嬰兒哭啼聲,鍋碗瓢盆生,夫妻吵架聲,人間百態,莫過于此。
這里的地下穹頂,甚至沒有足夠的光源,以至于街道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很昏暗,顯得壓抑。
在快步行走大半個小時后,兩人終于來到一處封閉的大門前,大門兩側有著數位神將把守,一旁還有激光攝像頭和暫且關閉的機槍口。
整個大門處在凹陷進去的混凝土構造里,從一旁繞不過去,而四邊也難以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