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座椅上,少女聽著轉動的播放機樂聲,時光靜靜流淌。
如此,直到飛行器緩緩降落在夜幕的南一區內,天空下著雨,黑色的雨幕外是閃動的屏幕,浮動的彩色光點。
“赫希婭,你知道白堊是什么嗎”
多年前的教室里,老師讓學習成績好的她來回答,因為當時班里其他人大多都在睡覺和偷玩,沒有在意老師講什么,而點名批評幾次無果后,老師也干脆的放棄了部分學生。
“白堊是方解石的一種,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但和方解石不同的是,它的成因主要為古代微生物的遺骸,因而質地較軟,宛如凝結的粉末,在遙遠的過去,可以當做天然的粉筆,書寫文字。”
“沒錯。”老師頗為滿意的讓赫希婭坐下,隨后又講起地質變幻,以及古代生物活動給整個地質環境帶來的影響。
生命的活動是有痕跡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這種痕跡的影響之深遠,可能并不為大眾意識到。
古代生物的活動,深深改變了星球的地質條件,那被壓在底層下的灰白巖石,最初誰能想到是遙遠過去生命的殘骸呢。
畢竟這樣的灰白巖石,實在太多太多了,以至于多到讓人忽略它并非自然地理變化產物,而是生命留下的痕跡。
或許這片宇宙里會有很多星系,數不清的星球,但其中能有白堊方解石和石油的,也許一兩之手就能數完。
物質是常有的,而生命卻是稀少,甚至是奇跡的,盡管遙遠的那些生命早已死去,但他們的活動痕跡,它們的尸骸依然留在這個世界,甚至改變著如今文明的軌跡。
石油的發現讓文明的能源動力技術大跨步前進,催化著社會變革,改變著人類生活方式,乃至營造出不同的文化和性格。
古生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讓大量生命為之滅絕,但又為后來體格更為龐大生命的誕生,打下了基礎。
即便有些生物類群早已消失,但它們曾經存在的痕跡卻深深影響了后世種族。
時光并沒有消失不見,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沉淀了下來。
或許是塊石頭,又或許是段聲音。
個體是渺小的,也是無奈的,即便窮盡生命的一生,可能也不過是時代浪潮中一片水花中的微小水珠,他只能看到這些,也只經歷這些。
或許部分水珠運氣好,恰好在浪花的巔峰誕生涌現,得以看到最為遼闊美麗的風景,但更多的水珠只是平平無奇的被裹挾在浪潮中,隨著時代前進,上涌、墜落、碎裂,悄無聲息。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相同的。
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就是,世界并不是絕對公平的,有的人天生跑的快,飛得高,跳的遠,更加聰明和美麗。
如果承認多勞多得,那就意味著貧富的分化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