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吾視江東為鼠輩,可現在想想,他們只是表現的如鼠輩一般,這是驕吾心,其實際包藏禍心,只不過藏匿的本事沒有云旗高明,終究狐貍尾巴露了出來,被云旗識破,這也提醒我,防人之心不可無”
轟
轟隆隆
關羽的話于馬良而言無異于醍醐灌頂。
倒不是驚愕于關羽對孫子兵法的一朝頓悟,而是馬良驚駭于四公子關麟對關公的影響。
此前,馬良還說不準,因為云旗公子的緣故,關羽究竟改變了哪些。
可現在,他敢無比篤定的說一句,因為四公子,關公的改變是無孔不入的。
從他不再把東吳當成鼠輩,就可窺見一斑。
最直觀的是關公的傲氣削減了許多,再不那么的盛氣凌人了,也會重視他的對手
呼
馬良長長的呼出口氣。
心頭無限次的感慨云旗公子厲害呀
見馬良不說話,關羽拍了拍馬良的肩膀“季常,季常”
馬良這才回過神兒來,他正色道“孫子兵法中講,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以往這其中的道理,我還未能明悟,今日聽關公一言,懂了,全懂了”
“所謂強弱,形也,此意乃是向敵人顯示弱小,并不是真的弱小,恰恰是由于自己擁有更強大的實力故而,善于調動敵軍的將帥,用偽裝假象迷惑敵人,敵人就會聽從調動用利益來引誘調動敵人,并以重兵等待敵人,就能伺機殲滅敵人”
“受教了,今日良受教了。”
馬良說的是實話
兵法,就像是后世寫網絡一樣,一看就會,一寫就廢。
往往進步都是一朝間的頓悟,是達到某個臨界點,因為某一句話,某一個手法,某一個領悟,某一些英俊讀者老爺的支持,而一朝突破,豁然明朗,耳目一新。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止萬難
比如牛奶糖,寫了這么多年的書,還在等著頓悟,還在等著英俊讀者老爺的支持呢
而關羽不一樣。
他的強大不在于他的門楣,不在于他的靠山,他的強大是基于他恐怖的學習能力。
不會有人,從“看門護院”、從“賣綠豆”的小販,一朝就成為了威震華夏的將軍。
更不會有人,平白無故就從“侯”到“王”到“帝”再到“神”
農民們敬仰關羽,認為他能“庇我黎民雨旸兮”
將士們敬佩關羽,因為他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武
秘密團體也十分尊敬關老爺,因為佩服其無比的忠義
說到底,不是關羽天生強大,是因為他天生要強,以及他天生就有著那“恐怖如斯”的學習能力。
他能夠從實戰中總結出“統兵致勝”的法門。
歷史的他,大意失荊州,或許有“傲”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沒有引導他往另外一方面想。
他將東吳視為鼠輩
但,可曾有人教他,這是孫子兵法“以奇勝”中的迷惑么
又何曾有人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