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不知道,是哪一路的朋友”
江陵城,城東有一處豪奢的宅府。
七進七出的院落,彰顯出住在其中之人定然非富即貴。
此刻,這宅府中門大開。
按照這種大家族的常例,除非是迎接身份貴重的人,一般不開中門,不入正廳。
今日的這宅府,有貴客臨門。
自從正午得勝橋那番“熱鬧”過后,就開始有許多人涌入這宅府,直奔正堂。
此刻
室外雖還有余暉,但正堂內已經是明燭高燒,在燈光之下。
一個六十余歲的老者正在一邊踱步,一邊閉目沉思。
“踏踏”
清脆的腳步聲,響徹在這光滑如鏡的青石地板,頜下長須無風自動
他的身前,還有一些年輕、沖動些的男子,說是年輕也不盡然,一個個看起來均已年過而立。
其中一個罵罵咧咧
“這么好的機會,這么好的軍械別人能買我們士家怎么就不能買”
這人名喚士祗,是交州七郡督士變眾多兒子中的一個。
他的身旁,還有士徽,士干,這些都是他的弟弟。
而那六十余歲的老者,便是今日的貴客,乃是他們的叔父九真郡太守士。
此番,士來江陵,本是路過休整一日,他最終目的是“公安郡”,是要與傅士仁秘密進行一筆軍火買賣。
采購一些軍械
交州地處邊陲,無論是鑌鐵還是鍛造技藝都極其匱乏。
故而,類似于軍火、軍械,士家自然都要從外地采購。
偏偏
哪怕是三年前,士家的族長士變向孫權徹底伏首稱臣,交州也成為了東吳的藩屬,可東吳的藩屬往往下場并不好。
孫權始終防著他們。
別說是武器了,就是兵馬都有嚴格的限制。
也就是士變本人心境平和,不喜戰事,否則他手下尚有數萬兵馬,豈會任孫權欺凌
倒是此時
士祗的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他的弟弟士徽、士干分別道“是啊,那孫權小兒不過三十余歲,家父都七十多了,還需向他俯首稱臣,年年進貢他不就是仗著東吳的軍輜、兵器、鎧甲充沛么若我士家軍備齊整豈能容他騎在脖子作威作福”
“依我看,今日的那連弩就挺好,一弩十發,登時就能讓一頭牛斃命,一旦配備齊了,我交州進取或許不足,然守城綽綽有余,如此一來,我等就再不懼怕那孫權小兒,看他還敢不敢提及那無禮之要求”
所謂的無理要求
是指代士變每年都進貢給孫權大量的“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大量的珍奇異果,甚至還包括許多良馬。
可
哪怕是就在這樣的大前提下。
孫權卻依舊強迫士變答應。
將交州北部也就是廣東劃歸給孫權,并且孫權派步騭前去管理。
交州南部今越南的北部則依舊歸士變
屬于藩屬,有自主權。
要知道。
當初這件事在交州引起了幡然大波。
許多交州人都覺得孫權這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士變的一干兒子更是揚言絕不讓步。
只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干
交州有兵,卻苦無軍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又如何能抵擋孫權大軍
不得以,士變迫于威懾,只能讓出交州北部。
這樣一來,他那七郡督的頭銜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