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曾教授的做法著實讓王大書有些受寵若驚。
不管王大書現在如何厲害,終歸只是曾教授的弟子,居然讓曾教授如此重視,王大書都有點不敢上門了。
想了想,王大書索性打了輔導員林翠翠的電話,詢問了一下曾教授家里的情況,隨后便去廣場轉了一圈,買了兩罐好茶,一套化妝品,一個香蕉手機,方才壯著膽子朝著曾教授家而去。
好吧,通過林翠翠,王大書才知道,曾教授的家距離自家小別墅居然不過五百米,同樣也是一棟湖濱小別墅。
想想這也不怪,這湖濱小別墅原本就是翠湖大學修來讓教授們居住的,至于講師,輔導員那些年輕人自然是沒有機會入住的,都住在教職工宿舍樓里。
到了曾教授家,小院鐵門敞開著,與王大書那里相比,這小院里沒有種植什么花草,而是種了兩棵菩提樹,有一張石桌,幾個石凳,翠綠的樹葉擋住了變得有些熾熱的陽光,使得小院內看上去有些幽靜。
而曾教授此時正坐在石凳上,拿著一本書悠閑的看著。
“教授,我來了。”
王大書急忙提著東西就走過去,小聲問候了起來。
聽到王大書的聲音,曾教授放下書,看到提著的東西,略微皺了皺眉頭:“叫老師!”隨后又指了指石凳:“坐,先把東西放下。”
王大書隨即就明白了過來,曾教授這是嫌棄稱呼他為教授,沒有那么親密。
而老師就不同了。
“是,老師,這是我這段時間的讀書筆記.......”
王大書應聲坐下后隨即從善如流的改換了稱呼,并將自己帶來的東西送上。
曾教授點了點頭,接過便翻了起來。
看了一會,曾教授心頭不由得一陣驚愕。
王大書很有學習天賦,這一點,他之前就知道了,可問題是,就這么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對方就看完了自己定下書單的三分之一,并且寫出的東西言之有物,除了言辭上有些生疏之外,就水平而言,都快要超出他手下的幾個博士研究生了。
曾教授并不知道,那張書單上的書,王大書都看完了,并且都做了讀書筆記,讀后感什么的,只不過擔心太過于驚世駭俗,又擔心曾教授給自己再來一張書單,因而便藏了拙,只帶了三分之一的筆記過來。
因而如果曾教授知道的話,指不定會不會太過于興奮而出現什么問題了。
“不錯,不錯,嗯,這個地方,你是什么想法?.......”
僅僅只是看這筆記本上的東西,并不能說明太多東西。
畢竟現在可是網絡時代,書評之類的東西太多了,雖說曾教授書單上的書都比較偏,不是大眾讀物,但很難說沒有這些東西。
因而,曾教授還需要考核一番。
王大書自然不屑于去網上抄別人筆記什么的,對那些書是真的看透了,當然以他的經濟學水平,難免有些地方看得不算透徹。
曾教授在考核時,王大書也提出了不少問題,在得到解答后,心頭也是莫名生出一些舒服的快意。
這或許就是所謂學習的快樂了?
待考核完畢,曾教授心頭不由得大樂,自己這個弟子算是收得值了。
從現在的學習水平來看,恐怕要不了三年,一位新興的經濟學家就要火熱出爐了。
“嗯,不錯,有什么問題不懂的話,直接打電話給我,對了,我手上現在有個搭建經濟模型的項目,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來參加。”
曾教授夸獎了王大書的虛心好學之后,話題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