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加速之后,肉身神的速度已經提升到每秒400多公里,按照王大書的估算,肉身神還能夠承受更高的速度。
而外星飛船現在的速度也就只有每秒50公里左右。
絕大多數文明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其科技樹雖說有長有短,但就整體而言應該是全面發展的,某一方面的短缺也會造成其它科技的止步不前。
因而光看速度這一點,王大書就可以推斷外星飛船的武器較之肉身神更弱。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數分鐘之后,外星飛船的陣型開始分散開來。
毫無疑問,這些外星飛船也發現了肉身神的靠近,因而做出了應對措施。
這個應對措施還是比較靠譜的。
在戰爭進入到熱武器時代后,密集陣型就早早被淘汰了。
越密集的陣型在對敵時,就越會承受更多的傷害!
王大書這時精神已經高度集中,為了確保不出現意外,他甚至于還將自己的屬性全面加持到了肉身神身上!
且不提王大書如此做法之后,本體會持續虛弱一段時間,只說以肉身神的強大,加持這些屬性,似乎用處不算太大。
好吧,作用還是有一點的,至少元能探測器的探測范圍在那一瞬間擴展出去了上萬公里,提前將沖在最前面的那艘外星飛船籠罩到了探測范圍內。
一瞬間,無形的探測波動便將那艘外星飛船從內到外反復探查了數次,當然元能探測器現在總歸不是萬能的,外星飛船體內還有不少地方,是無法探測出情況的。
隨后王大書腦海里便浮現出了外星飛船體型等等數據乃至于一些肉身神自行推斷出來的信息。
-------
外星飛船(暫定名:1號)
體長157.82米,寬37.11米,高32.56米。
外露武器一百三十四處,疑似隱蔽武器六十四處。
能源疑為聚合反應堆,動力引擎為物質噴射方式。
外層隔熱層為石墨烯纖維混合二氧化硅絲隔熱瓦,外層裝甲石墨烯鈦合金纖維防護板,內層裝甲為β鈦鉻合金,主體結構由α+β鈦錳合金組成。
.......
-------
嗯,這一系列的外星飛船數據信息,一瞬間便讓王大書的信心隨之高漲。
原因很簡單,一些無法探測的情況就不多說了,光看已經歸納出來的數據信息,就可以看出,這外星飛船所顯現出來的科技水平并沒有達到讓藍星高不可攀的程度。
聚合反應堆,藍星有,雖說不太穩定,使用物質噴射方式的動力引擎,呵呵,可能其有比較高的科技含量,并不像藍星上那些航空火箭那樣浪費,但本質卻與那些航空火箭的動力方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