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63點的體質屬性讓自己無視了火星了那稀薄的大氣層,甚至于對于零下五十多度的低溫,自己都能夠抵抗,唯一不舒服的就是這里幾乎沒有氧氣,時間一長就讓自己有一種憋氣的難受。
感受了一會火星上特有的寒冷之后,王大書又將宇航服的頭罩給戴上了。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火星地表溫度太低,就算是從宇航服里取出水,沒有密封攪拌機那種特殊機械,也沒法玩泥巴。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之后也就兩個小時,堡壘里的裂變反應爐率先安裝完畢,緊接著不到三小時,溫控與大氣循環系統安裝完畢!
隨著裂變反應爐開始運轉,給堡壘基地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使得溫控與大氣循環系統也隨之運轉,到了這時,大家方才脫下宇航服頭罩略微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到了這時,火星基地才算初步建立成功!
說到這里還得感謝特普拉星先遣艦隊駐太陽系木星基地了。
王大書從該文明的木星基地里搞到了大量的外星產物,而其中的氧氣發生器雖說尚未被華夏研究復制出來,但這次的火星計劃,華夏議會也特批了三臺用于火星基地的大氣循環系統供氧之用。
只要提供一定的電能,這種氧氣發生器幾乎可以將所有的氧化合物分解轉化出氧氣來。
而火星大氣里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就是該氧氣發生器最容易轉化的氧化合物之一。
只需要將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抽入氧氣發生器,那么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氧氣以及單晶碳產生。
僅僅一臺氧氣發生器就足夠整座基地供氧需求了,剩下兩臺氧氣發生器都作為備用之需。
至于火星大氣層的改造,壓根就不可能依靠這幾臺氧氣發生器來進行。
再說了,就現階段而言,華夏只是準備將火星建立成為一個資源采集基地罷了,至于全方面的移民,暫時不考慮,畢竟那樣的話,對于國力的消耗太大,只能留待人類聯盟建立平安過渡之后了。
火星的自轉與藍星相差無幾,略慢那么一點,因而火星天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多一點。
如此,在這十個小時的忙碌之后,火星基地所處的地表也陷入到黑夜之中。
這是藍星人類在火星上度過的第一個夜晚,雖說大家在這十個小時里是累得精疲力竭,但此時除了一些年紀較大的科學家之外,其余成員都沒有多少睡意。
整個堡壘基地內大多數地方都是燈火通明,一部分人員此時正忙著研究采集回來的火星礦石,一部分人員則在繪制基地四周的地形圖,還有一部分人員則繼續安裝著其它儀器,制定下一步計劃,申請下一步所需物質,人才等等。
總之,大概在這座火星基地里能夠安然入睡的就只有王大書一人了。
就連王父王母連帶小妹都被請去幫助制作第二天的慶功宴食物糕點什么的。
等王大書睡得清醒過來的時候,火星基地早早就響起了第十八套廣播體操的音樂,也傳來了食物與糕點的香味。
當然,這場登陸火星的慶功宴基于條件制約,遠遠不如藍星上那些盛大的慶功宴。
畢竟這里的房間就是一個個集裝箱,面積有限,大家壓根就沒可能匯聚到一起載歌載舞,只能在分發的食物,糕點里尋找慶功的快樂。
當然,如果自認為有唱歌才藝的人員也可以報名,到廣播臺進行一番表演。
但隨著通訊儀器的安裝完畢,他們的慶祝場面當即就傳回了藍星,同時由華夏最高電視臺進行直播,各地方臺全面轉播!
一瞬間,整個華夏震驚了,隨即沸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