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現實里的事情特別多,貧道都被整得快要崩潰了,唉,頭痛啊。
-------------------
想一想也對,如果藍星那邊開啟核戰的話,火星這邊的人基本上就算是被丟在這里,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得到支援。
這樣的情況光是想一想就讓人絕望。
還好,現在肉身神回來了,自然就引得眾人一陣歡悅。
等肉身神降落地面,穿著宇航服的火星移民一擁而上,開始搬運起物質來。
而王大書倒沒有去理會這些,而是第一時間就找到了父母,妹妹。
與家人團聚之后,王大書隨即了解到了火星基地的發展情況。
不得不說人類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即便是在火星上,面對物質緊缺的狀況,火星移民也找到了不少解決問題的土辦法。
譬如從藍星運來的泥土資源緊張,無法建立起更多的生態園,而火星移民則將火星土與藍星泥土混合,進行特殊調制之后形成的新型土壤反倒使得藍星植物生長更迅速,更茁壯。
還有就是收集火星土里殘留的水分來供給火星基地使用等等。
甚至于火星基地準備派出兩支科考隊前往火星的南北極,以探測火星兩極情況,準備想辦法從兩極提取水源。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節約手段在這里就不一一闡述了。
與家人吃過一頓比較稱不上多好的晚飯之后,王大書乘坐著肉身神來到了火星之外的太空,環繞著火星運動起來,同時用元能探測波探查著火星的地質情況。
這里有兩個考慮。
其一就是準備將火星的地質情況建立一個檔案,以方便火星基地接下來的大發展。
其二便是給建木之實找一個理想的種植地點。
由于元能探測波的高效性,在環繞火星轉了幾圈之后,王大書腦海里就出現了一副火星地表到地下萬米之間的地質三維圖。
毫無疑問,相對于藍星而言,火星從各方面都要小上一號,直徑只有藍星的百分之五十多點,因而其直徑只有6700公里。
從這一點來說,火星的礦藏天然就要比藍星更少。
但由于火星上沒有文明進行礦藏開采,因而其地殼里蘊藏的礦藏卻要比藍星更為豐富一些。
將火星地殼里蘊藏的各種礦藏大致記載下來之后,王大書則花費了一些時間來尋找火星地殼薄弱之處。
很快一座正冒出黃色硫磺煙霧的火山落入了王大書的視野。
相對于那些死火山而言,這座活火山就屬于地殼較為薄弱之處。
鎖定!發射!
肉身神很快就瞄準了那座活火山,二十門粒子炮輪番開火,形成一股股閃耀著藍光的洪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