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書此時還考慮是否將這個消息傳給塔普拉文明,那樣的話,太陽系就會變得安全很多,至少不會擔心塔普拉文明隨時的入侵。
不過轉念一想之后,他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且不提雙方的交流是否有語言之類的障礙,只說雙方的交戰狀態就使得塔普拉文明不可能相信王大書所說的任何事情!
甚至于他們會以為是王大書玩的詭計。
當然最關鍵的問題是在于,王大書現在還沒有什么可靠的手段來聯系塔普拉文明。
嗯,需要說明一點的是,與藍星人類不同的是,牛斯拉夫人的形態更傾向于藍星神話傳說里的半人馬。
他們身高也就一米左右,長著四條腿,整體就好似一張靠背板凳,但依然是人形直立。
或許是母星處于變星附近的緣故,他們的體質屬性是相當的高,以分身為例,其體質屬性達到了60點,并且特別抗旱,就算是一個月不喝水,分身也能夠保持生命特征不衰竭。
不過話說回來,王大書雖然分身投胎了,分身也蘇醒了過來,但他暫時也沒離開金屬倉。
簡單來說,金屬倉乃是他們在遠距離空間傳送時的生命維持倉。
要說遠距離空間傳送這種技術在牛斯拉夫文明誕生之初時,可是讓牛斯拉夫人付出了不少生命代價。
很多活蹦亂跳的生物在經過遠距離傳送之后,就直接變成了尸體。
最后他們發現遠距離傳送這種技術的精度決定了生物傳送后的存活率。
想想也是,這種遠距離傳送技術實際上就相當原地消失一個東西,之后在遠處重組一個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
其它東西還好說,譬如機械什么的,就算是出現問題,也不太影響使用,最多也就是機械精度降低什么的。
如果是資源就更好了,只要不是多種資源混合一起傳送,那么就不會出現煙花盛開之類的意外。
但如果是生命的話,任何一點結構或者基礎層面上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生物因為種種原因變成尸體。
但遠距離傳送這種技術想要提升精度太困難了,因而最終他們研究出了生命維持倉這種傳送保命物。
只要待在金屬倉里,傳送后就算是出現問題,金屬倉內的液體也會對你進行修復,或者維持住你的生命,不至于讓你傳送后就立馬掛掉。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遠距離傳送之后,那些物質,機械什么的,直接就可以運送到倉庫去,而牛斯拉夫人則需要在金屬倉內待滿三天,以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至于牛斯拉夫文明的時間概念與藍星人類一樣,一天就是其母星自轉一圈的時間。
準確說,牛斯拉夫文明的一天差不多是藍星一天半。
也就是說,王大書還要等待四天半,分身才能夠脫離金屬倉。
當然,如果王大書愿意的話,也可以讓分身將金屬倉擊破離開。
但那樣的話,呵呵,以牛斯拉夫文明的法律,破壞公物,分身必須賠償所有損失,同時被處于緊閉一個月以上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