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格斗蟲解開了主腦蟲的體型限制,使得它們的體型能夠達到母皇的程度,從而大幅提升繁衍速度。
在繁衍了這一批十二頭主腦蟲之后,格斗蟲并沒有繁衍更多的主腦蟲,而是將鋪開的肉毯收縮了起來,化為橄欖狀,之后離開了第三行星,朝著布滿戰場殘骸的第四行星飛了過去。
要說這個恒星系對蟲族而言并不算最好的恒星系。
原因很簡單,這里的巖石行星太少了,讓蟲族的繁衍空間不夠充分。
以格斗蟲從基因里繼承到的少數記憶而言,蟲族的母星系就是一個異常怪異的恒星系。
在其母星系里居然有三十七顆巖石行星,而氣態行星只有可憐的兩顆!
如此之多的巖石行星讓蟲族在母星系里發展得不錯。
據說最巔峰的時候,母星系里有五十多頭母皇,至于蟲子數量更是無法計算。
但再美好的王朝也會在時間的洪流下消亡。
人類,外星人,蟲族都是如此。
大約六千年前,蟲族母星系資源耗盡,逼得蟲族不得不分散開來,朝著母星系之外遷移。
當然,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蟲族也沒法發展出在0-4級文明就跨越恒星系航行的技術。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生物文明的發展太艱難了。
發展了足足六千年,居然都沒能從0-4級文明晉升到1-1級文明,相對于數百年就是一個大臺階的科技文明而言,生物文明的確有些悲哀。
這一點并不奇怪,就拿肉身神文明來說,別看它們現在似乎強大無比,但實際上,它們的發展史是以百萬年來計算的!
這是何等恐怖的漫長!
這也是為什么,在現實宇宙里,生物文明極為罕見的原因所在了。
很多生物文明尚未發展到脫離母星階段就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改換了發展道路,成為科技文明,甚至于有很多則是始終沒辦法脫離母星,從而滅亡。
不過話說回來,生物文明一旦發展起來,其優勢也是相當凸出的。
其壓根就不需要像科技文明那樣發展科技水平,很多時候只需要身體進化上來了,就能夠達到科技文明的水平,甚至于它們可以掠奪各種科技,將其轉化為生物技術應用。
總之,從某種角度上而言,生物文明更為方便快捷。
就好似此時的格斗蟲,自己就等同于一個文明,從生產,建造,科研等等都依靠自己的軀體搞定。
在戰爭里,就算是絕大多數蟲族滅絕了,只要有一頭蟲子逃出去,找到安全之處,也能夠發展出一個文明來。
當然,對于其它文明而言,蟲族這種發展模式著實有些恐怖。
尤其是在格斗蟲前往第四行星的時候,第三行星地殼乃至于絕大多數的地幔都已經消失,只剩下一顆堅硬無比,散發著少許紅光的地核在太空里緩緩轉動。
哦,如果換成之前的母皇或許還做不到這一步,但已經將元素合成技術轉化了一部分的格斗蟲卻能夠將大多數之前無法利用的物質轉化為自己需要的元素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