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的密度差不多是每立方厘米1噸!引力相當大,為藍星的十億倍!
也就是說普通人類落到白矮星上,一瞬間就會被引力壓得崩塌成為很薄很薄的一片。
就算是現在的肉身神也很難在白矮星的引力下堅持多久。
中子星就要比白矮星更恐怖一些,其乃是有超新星爆發形成,其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八千萬噸到二十億噸之間!
白矮星的結構雖說是原子崩塌,但原子核還是原子核,電子還是電子,其密度范圍還在正常物質結構最大密度范圍內。
而中子星則是電子被壓縮到了質子里形成了中子,整個中子星由一個個原子核緊密排列而成,如果非要有一個形容的話,那么中子星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其直徑只有十到二十公里之間。
至于跨克星則是中子自身結構都被壓碎,轉化為奇夸克組成的星體。
不過至今為止,就包括牛斯拉夫文明在內,都沒能發現夸克星的存在,也沒能計算出跨克星應有的大小與密度。
嗯,黑洞就不用多說了,在其事件視界范圍內,連光都無法逃脫的恐怖極端星體!
實際上,從系統提供的選擇項里就可以看出,銀河系內的2-2級文明大多數都是位于銀心范圍。
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2-2級文明的文明代表物就是極端星體開發,人造星體等等,你都沒接觸過極端星體,又怎么可能開發極端星體?
至少在太陽系四周相當一段范圍內,是沒可能達成這個條件的。
睜開雙眼,嗯,當王大書從黑暗中恢復過來之后,發現自己沒有雙眼。
準確來說,他這次分身投胎的并不是碳基生物!
嗯,也不是硅基機械類生物,而是一顆小行星。
一顆體長一百一十公里的小行星。
好吧,這是王大書第一次遇到如此匪夷所思的投胎結果!
想象一下,投胎成為這么個東西,對他思維的沖擊力度還是不小的。
與正常生物不同,他的視覺實際上就是小行星擴散而出的引力波,就這點而言,倒是要比普通生物強上不少,只要在其引力波所波及的范圍,哪怕是極為稀少的粒子流,他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既然是小行星,手腳都是沒有的。
等王大書適應了自己這具身體之后,發現一個讓他頗為有些心驚膽顫的事實。
在三十五個天文單位之外有一顆中子星,而自己正高速朝著這顆中子星沖去!
可以想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就將與中子星對撞,之后被壓縮成為中子星的一部分!
值得慶幸的是,接受到這顆小行星的記憶之后,他發現自己能夠利用星球之間的引力波吸引排斥來移動自己的身體。
真是不幸中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