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現在而言,兩個文明打得是兩敗俱傷,但在建造中子星上卻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他們都在爭分奪秒,想要搶先對方一步將自己的中子戰星建造成功。
要說這個分身到現在為止已經撿了不少身體,用輸送通道傳送了回來,在肉身神吸收了之后,獲得了苔蘚人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天賦。
雖說這種抵抗天賦需要時間來不斷提升,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新創造出來的次級肉身神都繼承了肉身神的抵抗天賦。
這使得新創造出來的次級肉身神擁有了更為強大的戰力。
在與牛斯拉夫文明的全面戰爭之中,唯一能夠抗住牛斯拉夫主力戰艦主炮轟擊的就是次級肉身神。
而隨著新類型次級肉身神的數量增多,整個戰局也朝著王大書一方開始輕微傾斜。
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在雙方僵持的情況下,一方擁有對方很難擊毀的武器裝備時,戰局的轉向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這里面最關鍵的問題則是所有次級肉身神都帶著小規模的艦隊不斷侵擾著牛斯拉夫文明各大開拓基地!
次級肉身神能夠做到隨時開啟空間門進行空間跳躍,較為靈活機動,而牛斯拉夫文明的空間傳送器則只能在固定地點開啟,并且需要兩端都布置有空間傳送終端才行,比較死板。
這兩種不同的空間傳送方式也就決定了肉身神一方能夠不斷對牛斯拉夫文明的后勤進行打擊,而牛斯拉夫文明壓根就沒法對蟲族以及肉身神建造的恒星工廠造成威脅。
牛斯拉夫文明那些恒星工廠新生產出來的戰艦,太空基地,能夠通過開拓基地的空間傳送器朝著母星以及其它開拓基地集中,但在這個過程里,往往都會受到次級肉身神艦隊的偷襲。
雖說每次偷襲的成果并不算多,但積少成多,這一點點的積累起來,就讓牛斯拉夫文明有些扛不住了。
在牛斯拉夫文明幾次戰略性撤退,損失掉大半開拓基地之后,可能滅亡的危機隨即便懸掛在牛斯拉夫文明的頭頂之上。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是最好戰的高層也不得不考慮文明延續的問題了。
大量的空白生物光腦被制造了出來,它們在灌入各種知識之后隨即便被裝入主力戰艦的倉庫。
而這些主力戰艦隨即便組成一支支精干的小艦隊,從母星出發,跳躍到尚未被戰爭波及的開拓基地,之后分道揚鑣,隨機選擇一個方向開始漫長的逃亡。
當然,這些小艦隊里可不僅僅只有作為知識儲備的生物光腦,還有牛斯拉夫文明里最為杰出的科技人才以及用于復制人口的基因儲備庫!
有了這些,這些逃出生天的小艦隊才能夠在遙遠而陌生的星空深處恢復他們的文明。
嗯,唯一的問題就是,由于時間緊迫,那些生物光腦也沒法將所有的文明知識帶走,但就算是如此,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安全的落腳地,將牛斯拉夫文明恢復到2-1級文明也不是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