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艾希世亞帝國一舉發力將兩個帝國打得最后不得不跪地投降,赫爾也打得對方保護神神國破裂之后,不少以往保持中立態度的神靈對赫爾也變得不友好了起來。
這并不奇怪,赫爾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比較咄咄逼人的勢態,前后被其滅掉的神靈加在一起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其它神靈面對如此咄咄逼人的赫爾也是沒有安全感的。
尤其是一些實力相對較弱且沒有神系保護的神靈更是如此了。
除此之外,其它神系的主神也感覺赫爾有些太活躍,很可能影響到自己的信仰。
想想這并不奇怪,當年二代太陽神就是因為太活躍,之后就整出了個大事,讓數十位神靈跟著他一起隕落。
出了這種事情之后,各神系對于比較活躍的神靈都天然保持著警惕之心。
當然,不管怎么說,隨著兩大帝國投降,與艾希世亞帝國簽訂城下之盟之后,赫爾的信仰很自然就順勢擴散了出去。
兩大帝國需要負責賠償艾希世亞帝國出兵的所有費用以及之前商隊的損失,同時割讓十個城池,艾希世亞帝國商品通行于兩大帝國享受最優惠稅率,兩大帝**隊接受艾希世亞帝**人的指導和改造整編,最后一條就是兩大帝國的皇家圖書館與魔法圖書館所有書籍都將由艾希世亞帝國掌管。
從表面上來看,兩大帝國的損失并不大,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是割讓十個城池,簡直就是太便宜了。
要知道在之前的戰爭里,兩大帝國喪失的城池數量就不低于五十個了。
至于賠償費用,艾希世亞帝國也沒有獅子大開口,甚至于還提出由艾希世亞帝國出資金幫兩大帝**隊配置裝備等等。
對此,兩大帝國的皇帝是滿意的,不管怎么樣,至少他們的皇位保住了!
按照以往的戰敗慣例,戰敗國的皇帝或者國王都是要引咎下臺讓位的。
但也有明理的大臣對艾希世亞帝國提出的條款表示抗議,不能接受。
他們能夠看出這份條款如果得到執行的話,對兩大帝國的影響將會是多么惡劣。
整個條款就是從經濟,文化,軍事三個方面對兩大帝國進行制約!
時間一長,兩大帝國就會無形之中融入艾希世亞帝國,再無反抗之力!
赫爾教會第一時間就入駐了兩大帝國,之前那些皇室保護神什么的神殿被直接轉化為赫爾教會的駐地,甚至于還有相當身份的紅衣大主祭親自出手將一些地方轉化為圣居!
這些赫爾教會的駐地無疑就是扎入兩大帝國心臟部位的釘子,在效忠于教會的教會騎士團跟著入駐這些地方之后,兩大帝國之后就算是想要對付艾希世亞帝國,也要考慮到腹背受敵的可能。
隨著工業化突破艾希世亞帝國國境線,進入兩大帝國范圍開始大規模發展后,一些工業化思想的書籍,赫爾教會的教典等等,甚至于被一些位面商人帶到了其它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