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謝琇終于從高韶歡和永王李敘那里,得知了被高韶瑛隱瞞起來的整個故事。
高韶歡似乎也不比她早知道事情的全貌有多久,當他敘述的時候,少年的心緒仍未平復,聲音數度因為哽咽而停頓。
他說,高韶瑛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倘若想要奪回劍南高家的繼承人之位的話,只在武林同道中尋求支持,是不可能的。
在武林之中,當然是以武功高低論勝負。
所以,高韶瑛決意,引入朝堂之勢,來為自己加碼。即使真的無法重新奪回高家的繼承權,也能憑借自己的一番操作,立下功勞,換取一定的權勢與地位。
在這個世界里,即使身為富甲一方的豪商,也要排在武林人士與朝堂官紳之后,對于想要獲得權勢地位的高大少而言,實非良策。
但是,他若是介入朝堂之事,便有著一些天然的優勢他作為長子,主掌高家事務已久,自然知道些不為外人所知之辛秘。
定西侯范永敬的外室女范隨玉,為了聯絡范家與劍南高家之間門的感情,自小出入于高家,都是由當時已開始參與高家事務的長子高韶瑛負責接待的。
自然,對于虎符一事,整個高家,只怕只有個人知道那就是高家家主高崢,徐太夫人,以及當時不得不培養起來暫時接掌高家事務的大少爺高韶瑛。
高韶瑛不是蠢人,他當然能看得出來,定西侯范永敬野心勃勃,卻長期被冷落在西南邊境,只能出兵打打那些只會小股騷擾、搶搶東西就跑的蠻人,長期以來戰功不顯,在朝堂之中影響力也大為下降,心中早有不滿。
在這種不滿之下,范隨玉作為他信賴的、又不曾走漏身份的外室女,竟然有一天投到了韞王李稚的麾下,這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高家家主高崢本人亦武功不顯,他能維持高家地位勉強不墜,多半還是雙管齊下一方面急公好義,在江湖上塑造出熱心武林事務的大俠與世家風范;另一方面又心機重重、謀算百出,多路下注。
比如朝堂之爭,他一方面好好地秘藏著另半塊虎符,以示效忠皇帝之意;但另一方面,他又暗中指示他的長子高韶瑛,繼續與范隨玉來往,對范隨玉已投入韞王李稚麾下之事,亦是秉持著看破不說破的微妙態度。這樣左右逢源,兩邊下注,以為無論那一方獲勝,高家都將立于不敗之地。
在這種情形之下,誰也不知道高韶瑛是多久以前開始就著手布局的。
總之,他經過一番布局,或許還有范隨玉的保薦,成功投入了韞王李稚的麾下。
韞王正覺得劍南高家有點指使不動,需要有個人盜走高家保管的那半塊虎符嚇唬嚇唬他們,也是借此顯露出自己這邊的好處,逼迫定西侯范永敬下定決心倒向自己這一方;高韶瑛則以“事成之后希望殿下助我奪回高家”為理由,成功讓韞王對他加以信任。
再然后,就是徐太夫人壽宴驚變,高韶瑛借用了一些韞王的人手,布置了那場事變,盜走了那半塊虎符。
但是,誰也不知道的、他隱藏最深的秘密是,他其實是永王李敘的人。
他何等聰明,早就看出韞王李稚難以成事;而他即使立下殊勛,但因為自身條件所限,于武功一途難有寸進,也無法真的與他的五弟爭奪高家。
但是他希望讓自己今后有個立足之處,讓自己不借助高家之力,也能站在高處于是,他希望永王日后繼承大統之后,能視他的功勞,給他一個不錯的位置。
他深知在朝廷的眼中,他即使武學方面平平無奇,但因為他出自劍南高家,終究算是武林人士,走不了其它的路子獲得好位置除非他現在回去,跟他弟一樣從童生開始考科舉。
不過,這個世界里,以功封爵的武林人士亦有先例,而高韶瑛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他隱身于韞王李稚麾下,實則為永王李敘傳遞消息、收集證據。當初謝琇被永王借著曲水流觴之宴派去韞王的“白園”里尋找暗道機關,永王給她的那幾處可疑的地點,一開始就是高韶瑛調查出來的,只是那時候時間門和機會都有限,高韶瑛未能進一步探查清楚而已。
而那半塊假虎符,也是高韶瑛調換的。他制作了半塊幾乎能夠以假亂真的虎符,交給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