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生愛面子,可現在站在這里的,早就不是當年那個背著書箱、走在山路上,滿心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的小書生了。
如今的姜云鏡,只有那一層外皮還是好的,是好看的,瘦弱的,斯文的,無害的。在那俊秀小書生的外殼之下,究竟掩藏著什么,就連他自己都不敢深入去想。
這時,他聽到那邊的兩個人話題已經延伸到了“用過早膳沒讓連營再去傳來吧”之上了,于是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微笑,在恰到好處的節點上,把握著紀小娘子為難的笑容,一徑地切入了談話。
“盛大人莫憂。學生愿替紀小娘子作證,我們是真的在外頭吃過了才回府的。”
姜小公子帶著溫柔無害的微笑,語氣里卻有一絲誠摯得如同赤子一般的天真純稚感,好像一門心思地想要替他信賴的小娘子證明她的話是真的那般,絮絮叨叨、一五一十,像是要把他們今早的活動都一一講明似的。
“學生已有四年不曾出公主府,當初亦是從京城外的山路上直接被擄,因此對于中京的街頭風貌,一無所知所幸紀小娘子細心,不但帶學生于街頭漫步,替學生一圓多年夙愿,而且還找了很好吃的早食攤子”
他眼睛亮亮地說著,完全就像是一個被禁錮已久、因此雖然身體的年齡虛長了幾歲,但心理年齡還停留在被囚禁的那一年的,可憐又可嘆的少年。
小少年受了這許多的苦難,而今才初見天日,就仿若雛鳥出巢一般,牢牢跟緊了把他解救出來的女英雄,這也是應有之義。
他滿面都是開心感激之色,歷數著他們走過了哪些早食攤子、看過了多少美食,最后又是為何選定在那一家坐下的,紀小娘子又是如何向他介紹那些她也覺得好的食物,就好像只聽她的介紹,他就已經覺得香得不得了了。
盛指揮使從頭到尾都站在那里,耐心地聽著。反而是他那個長隨連營,頻頻向著姜小公子投來異樣的眼神。
不過盛指揮使一看就是禮貌規矩甚好之人,就連他那個長隨,看起來似乎很想朝著說廢話的姜小公子翻白眼,居然都竭力忍住了。
要知道,俗話有云“宰相門前七品官”,這些長隨之流,若是跟對了主子,也是眼睛能夠長到頭頂上去之人。這個連營倒是有幾分自制力,雖然心中的不滿已經很明顯,但一絲禮貌都沒出錯,已經算是很能體現盛指揮使對手下人的約束力之強了。
姜小公子絮絮地說了這么多,當然不只是為了說廢話浪費時間或吸引紀小娘子的注意力。
他其實也是為了試探。
而試探的結果,令他不快。
而且,他注意到,紀小娘子在他的敘述里,漸漸地有點不好意思,還避開了盛指揮使含笑看過來的眼神,尷尬地說道“姜小公子的記憶力真是好啊有些話我自己說完就忘了”
卻沒想到,盛指揮使聽到這句話之后,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
然后,他輕咳一聲,拿出了一副“說正事專用表情”,似乎像是為了給發窘的紀小娘子解圍一般,說道“喜歡哪樣小食的話,改天我下值回來,倒是可以替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