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侍郎抖著手,慢慢地打開那只匣子。
里面放著一個表面泛黃的卷軸。
他小心翼翼地將之取出,又更仔細地一點點把它展開。
泛黃的畫卷就徐徐展現在他的眼前。
背景是風景山水,隱約可見山間景物,瑤臺殿閣,都掩映在樹影天光之中。景致前方,隔一段距離就繪著一位或多位衣袂飄飄的神仙,仙人們姿態各自不同,依山傍水,憑欄遠眺,借著背景中的景致或獨自佇立、或成群,下方的一點留白上,密密麻麻寫著小字。
盛侍郎湊近去看,隨意挑了一段,正是畫卷正中畫的那一組仙人,下方小字寫的是“蜀之八仙”。
“首容成公、隱于鴻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與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隱士;四張道陵,今鶴鳴觀”
他一字一字認真地辨認著,又低聲喃喃地念出來。
但念到第四位仙人時,他忽而停了下來,仿佛意識到什么似的,抬起頭來。
果然,那位交出古卷的紀小娘子,還站在他的桌案之前。
他感到一陣尷尬,仿佛因為眼下為情勢所迫,不得不奪人所愛而面皮發緊;而拿到了她父親留下的寶貴遺物之后,他又因為自己對古書古卷的嗜好而一時忘了形,就在這里當場辨識起古卷上的內容來,而這種情形,還被這位不惜拿出古卷以救未婚夫的年輕姑娘看個正著,令他感到臉上一陣發熱。
“這是蜀記中的記載。”他端正了一下神情,向她介紹道。
那位年輕姑娘顰著眉,似是有些不解。
“侄女不懂只憑這些文字,就能看得出什么呃,強身健體之術嗎”她問道。
盛侍郎也有點訕訕的,因為他剛好撿了這么一段完全跟道家秘術不相關的部分來讀,此時被紀小娘子的問話噎得有點說不出話來。
他想了想,道“蜀之八仙中,多與道家相關,第四位張道陵,更是道家始祖,龍虎山張天師;傳聞享壽一百廿三歲,于龍虎山筑爐煉丹,修煉道成”
紀小娘子了然,“哦”了一聲,道“因此伯父認為,此卷中或許記載有他們的長壽秘法”
盛侍郎道“正是。”
他索性大方起來,將那圖卷平攤于案頭,食指指尖虛虛指著那一段小字其中的一點,道“這里記載的七范長生,在青城山,這個范長生,就是道家的長生大帝,據聞享壽達一百三十多歲為首的容成公,更是壽元達二百余歲善補導之術,守身養精氣,發白復黑”
紀小娘子干巴巴地應道“哦,原來如此。”
她的答話毫無靈魂,但盛侍郎自覺已經向她證明了這軸古卷是多么重要,又多么有可能拿它來打動龍體欠安的永徽帝。
他向著她頷首,復又低下了頭去,精心地將那軸古卷一點點慢慢卷起來,收回那只匣子中。
“賢侄女對六郎一番心意,老夫已盡知曉。”他難得和顏悅色地對紀小娘子溫言說道。
“惟愿這古卷之內容,真能令皇上圣心大悅,早日放歸六郎。”
庭前晨風忽起,院中大樹一陣搖曳。那枝葉的影兒,透過軒窗,投進書房,映在紀小娘子的臉上。
朝晨的清光映得年輕小娘子的臉容上膚光貌潔,唯有枝葉落下的細長影子,在她額角與臉頰上跳動,顯得搖曳不定。
“但愿如此。”她輕輕地說道。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