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王昌齡也不像孟浩然王維一樣需要嬌養著,山水田園詩人可以縱情山水,邊塞詩人還是要在塞外才能寫出好詩。
孟浩然唇干舌燥,有心說他舉薦王昌齡就是想代替自己,卻又不好意思開口。
畢竟李長安重視他所舉薦的人,也相當于重視他。更何況王昌齡他多年老友,只是礙于性格秉直遭小人陷害,如今能有更好的前途,自己應當為他高興才是。
唉,難道自己縱情田園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復返了嗎
孟浩然懷著悲涼的心情返回家中,他的幼子正拿著木劍在堂前嬉戲。
孟浩然看著幼子手中的木劍,若有所思。
他都是知道李長安也在學劍,孟浩然還曾教過李長安幾招,只是孟浩然實在算不上一個好老師,他會用劍卻不會教人,是故李長安大部分時間還是跟著旁人學劍。
說起來他還有一位好友,也想要謀官,還有一手好劍術。
若是將這位好友舉薦給李長安
思及此處,孟浩然立刻三步并做兩步走入書房,研墨鋪紙,一封洋洋灑灑的邀請信不多時就寫好寄出。
看在即將到手的王昌齡的份上,李長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立刻揪孟浩然去干活。
一大早李長安就召集了縣中的大戶和各個村的村長開會。
主要要講的就是兩個方面。
一是今年漳縣最要緊的任務就是開墾水田和興修水利。預計每個村子修建兩到四條排水渠,縣郊也要修建上六至八條排水渠,務必要做到下雨無積水。排水渠附近則開墾水田,利用排水渠來澆灌田地。
還要再修建兩處中小型水庫,調節旱季和雨季的灌溉用水。水庫周圍的田地也可以利用水庫中的儲水灌溉。
二是宣布了縣中要新設一衙門名曰“水利田地部”,選拔縣中讀書識字、品德良好的青壯年任官吏。這些年輕人都跟著她,專門負責田地開墾和水利建設。
“李小娘子,你的提議我等并無意見。”一堆老頭推搡著,最后推出來了一個身穿藍色綢衫的老人,李長安認識他,這是縣中的孫大戶,他有一個兒子在州府中做小吏。
算是在縣里有頭有臉的人物。
孫大戶小心翼翼看著李長安“只是這開墾田地,興修水利需要許多的青壯年,若是征發太多青壯,恐怕會耽誤了地里的活。”
“縣中沒打算征發徭役。”李長安笑笑,徭役必定會耽誤農耕,關于這一點她和沈初早已拿好了主意。
“縣衙出錢出農具雇傭青壯開墾田地,縣中人手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參與挖掘水渠和水庫,以干活多少記工分,工分可以換田地。”
李長安直接拍了一沓寫滿密密麻麻墨字的規劃書在桌上。
孫大戶連同其他十幾個大戶和村長一起圍著規劃書看了許久,看的頭昏腦脹。
不過這些人還是依然梗著脖子努力扒著手指計算著他們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