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監不必多禮,我今日來是陪同友人來上門拜謁。”李長安對賀知章的第一印象就是“狂”。
賀知章已然八十多歲,在人均壽命四五十歲的唐朝已經算得上是古來稀了。他的頭發和胡須已經全白了,精神頭卻很好,一頭的白發放蕩不羈地披在身后,并不如常人般整整齊齊攏在頭上。
賀知章抬手攏了攏頭發,只是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只用手攏是攏不住的,賀知章也就不再管她,只對著李長安告罪了一聲。
“老臣衣冠不整,還請公主見諒。”
“四明狂客若是衣冠整齊,豈非是辜負了這個狂字”李長安含笑反問。
賀知章晚年越發狂妄好酒,既屬于吳中四士,又當列飲中八仙,還自稱四明狂客,時人贊譽他有魏晉風流。
李長安向賀知章介紹李白“這是我的好友李白,乃是仰慕賀監風流,特地帶詩文來拜會。”
“老夫聽過你的名字。”賀知章指著李白大笑,“你在東市最好的那家酒肆中喝了足足三日的酒,是也不是”
兩個人都屬于飲中八仙,酒鬼見到酒鬼,一見如故,沒用幾句話就在酒上混熟了,三句話下來便約了時間共飲,約定好不醉不歸。
兩個以詩聞名的詩人在成為文友之前先做了酒友。
李長安懷疑賀知章是為了蹭李白的酒喝,畢竟她給了李白牌子,李白在她名下的酒鋪中喝酒都不花錢,她的酒肆走高端路線,酒錢可不便宜。
也就是李白一句“曲江池水深千尺,不及長安送我情”才讓李長安心甘情愿愿意給這個大酒鬼掏錢罷了。
賀知章想喝美酒還是要花錢買的除非他能寫一首和詠柳回鄉偶書一個等級的贈李二十九,李長安才愿意免他的酒錢。
李白又給賀知章看了他的蜀道難,賀知章頓時驚為天人。
賀知章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白的風姿,又手卷蜀道難細細讀過三遍,撫須長贊“天上長庚星,謫仙李太白,真謫仙人也”
“老夫枉活八十年,自愧弗如。太白憑一首蜀道難,就可名留千古啊。”賀知章搖頭晃腦,看著李白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塊美玉。
他素來放浪形骸,狂傲無比,李白的詩太合他的審美了。
李長安豎著耳朵,心想她的確該找個老師好好學一學怎么夸人了。
你聽見人家賀知章,上來就是一句“天上長庚星,謫仙李太白”,夸人多好聽啊。
李白的臉頰也激動地微紅,賀知章是文壇領袖,他李白不過是初露頭角的小詩人,得賀知章這一句稱贊,他李白的名字足以響徹文壇了。
二人又攀談一會,約好何日共飲,李白這才戀戀不舍離開賀知章府邸。
李長安卻并沒有離開,她和賀知章二人相對而坐,擺出了一副促膝長談的姿態。
賀知章也在觀察著李長安。
他和張九齡是多年老友,張九齡月前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透露出來的內容讓賀知章不得不仔細思考。
二人就這么互相觀察著對方,直到李長安率先開口打破了寧靜。
“賀監有辭官歸鄉之意”
賀知章心下駭然,他的瞳孔猛縮,看著李長安,心中的警惕拉滿。
他的確有心辭官歸鄉,可這件事他誰也沒告訴,別說是張九齡了,就連他親兒子都不知道他有這個心思,李長安是怎么猜到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