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
這聽著怎么這么像他隔壁那戶小孩考試完后她爸媽對她說的話呢。
“我沒有憂慮成績。”沈初道。
李長安了然地看了眼沈初道“好哦,你沒憂慮成績。”
沈初覺得李長安是在糊弄他,沈初深吸一口氣,沈初露出了笑容。
“這段時間我忙著考試,沒有來得及管你學習,實在失職,如今我已經考完了試,我明日就可再接著給你進行一對一輔導了。”沈初溫聲道。
李長安目瞪口呆“我還要上課嗎”
“你不用上課嗎”沈初反問,“商君書韓非子素書資治通鑒還有個朝代的歷史,古今中外的歷史,你不需要學嗎”
帝王術是屬于君王個人的學問,旁人教不了,可要總結出這門自己的學問卻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除了必須有實踐經驗外,還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李長安頓時就蔫了,她垂頭喪氣道“老師說得對,學海無涯我學。”
為什么穿越到了唐朝也還得上課啊
興慶宮勤政樓。
李隆基正在欣賞著歌舞,口中還輕輕地合著拍子。
作為帝王,李隆基卻在音律一道上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他近來正打算為他親自譜曲的霓裳舞衣曲再編一支舞。
就在李隆基閉著眼睛設想應該用什么動作來與樂曲相合時,高力士走了進來。
“陛下,殿試的名冊出了。”高力士手中拿著一個簿冊道。
李隆基緩緩睜開了眼睛,以往這些事他都直接讓手下人處理,畢竟李隆基對科舉取士并不算太看重。
從朝中官員結構便能看出來這點。李隆基重用的這些官員大多都是由人舉薦出頭,從朝中的李林甫到軍中的王忠嗣,都是通過舉薦入仕。
開元前期,那時候朝中的官員還有大批是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只是隨著以張九齡為首的文人黨在黨爭中落敗,科舉考試上來的官員也一蹶不振。
如今李隆基偏愛用李林甫這樣的人,這些人的權力和富貴都由他一人說了算,因此對他忠心耿耿,用起來也更順手。
所以李隆基對科舉就更加不上心了。
不過這次倒有些例外,李隆基抬手拿過名冊,翻看起來。
李長安只是給沈初求了官,并沒有給沈初求狀元之位,不過李隆基倒也愿意給小女兒一個恩典,把狀元之位也順手給那個沈初。
這倒不用他專門吩咐下面官員,過幾日殿試,他直接當殿將那個沈初點做狀元便是了。
讓他看看沈初
李隆基翻了一遍卻沒有見到沈初這個名字。
“沈初沒有進殿試”李隆基不信邪又翻了一遍,確實沒有找到沈初這個名字。
他皺起了眉,安娘那日那么信誓旦旦給這個沈初求官,他便默認了這個沈初一定能考上進士。
要是連考都考不中,那從何來的給他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