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楊玉環根本就沒跟李隆基提過這件事啊,她不認安祿山的一句“娘”,卻讓李隆基喚安祿山“胡兒”
李長安迅速瞥了被安祿山逗得哈哈大笑的李隆基一眼,低下頭專心對付她桌案上的點心了。
給安祿山添堵、給自己樹立“早辯奸賊”形象、提醒楊玉環,她的三個目的今夜都已經完成了。
至于日后李隆基會背負認賊作兒的糟糕名聲和李隆基會不會被安祿山克死,跟她有什么關系
在上首無人注意下,李林甫的席位上空了片刻,隨后李林甫又坐了回來,面上滿是笑意。
片刻后,一個宦官走到李亨身邊為他斟滿了酒,李亨仿佛受到什么信號一樣起身向李隆基告罪“兒不勝酒力,想要出去透透風。”
李隆基本來看見李亨就煩心,李亨走了他正好清靜,于是揮揮手,允許了李亨出去,嘴上依然與楊玉環說笑,連頭都沒有回一下。
李亨有些嫉妒看了一眼宴會上和樂融融的景象,心中覺得他仿佛就像是個多余人一樣。
他心里嘆了口氣,收拾好了心情,裝作不勝酒力的模樣被宦官攙扶著出了殿門,走到龍池旁透氣。
看到站在池邊透氣的武將后,李亨眼神一亮,立刻快步走了上去。
“義兄”
王忠嗣正因為看了半截安祿山跳胡旋舞鬧心,半途就離了宴席,站在池邊透氣,乍一聽到有人喚自己,下意識回頭。
“殿下。”王忠嗣恭敬行了個叉手禮。
李亨笑道“你我兄弟,何必如此生分呢”
王忠嗣正經道“殿下是儲君,臣本就當不起殿下義兄之稱。”
李亨面露受傷神情“莫非義兄也覺得應當遠離我嗎”
龍池中的湖水平靜,原本上面結了一層薄冰,可今日有宴會,宮人便將湖面上的薄冰砸碎了,放上了宮燈,宮燈漂浮在水面上,隨著湖水起伏,美極了。
李亨看著湖面,苦澀一笑“當年我還未被封王之時,我與義兄還曾在此湖上泛舟玩耍。義兄年紀比我略長幾歲,還是義兄教會了我鳧水。”
只是他沒想到當年的人如今竟然成了四鎮節度使,倘若他早知道王忠嗣會有這樣的出息,當年就該與王忠嗣多交好一些。
皇甫惟明折了,他必須再拉一個位高權重的將軍到他的陣營中才行。有將軍做盟友,他才能有地方養兵,逼宮也得有軍隊才能逼宮啊。
王忠嗣聽到李亨提起當年,面上的表情頓時就柔和了起來,他低聲道“殿下已經是大唐的太子了,臣是外臣,私下交談總歸是不好。”
李亨聽出了王忠嗣語氣的軟化,連忙道“只是年宴上與義兄偶然遇見罷了,并非私下見面。”
他苦笑:難道我成了太子,義兄就不是我的兄長了嗎
王忠嗣心頓時軟了下來。
二人都沒有注意到,不遠處一個手持宮燈的小宦官忽然消失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