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位于一棟大廈的十一層,辦公區面積還算不錯,一百多平,這在港島算不錯了,畢竟一共十多個員工。
“秦經理。”
前臺小妹見著秦可,忙站起來少不了打量李安樂。“boss。”
李安樂點點頭,這小妹還挺可愛的,總覺著有點像某個明星。
來到辦公室,眾人已經等著見著李安樂進來忙問好。
“大家好,咱們這算第一次見面,秦經理介紹一下。”
李安樂說話掃了一眼自己的員工基本都是年輕人,年齡最大不過三四十歲的樣子。
“詹勃利首席分析師。”
“艾琳,負責公司財務。”
“瑞秋。”
人數不多,部門不算齊全,公司現在主要投資項目白銀期貨,其他股票之類的,根本沒有涉及到。
“去辦公室。”
不得不說一百多平真的不小,辦公室好幾個當然都不是太大,李安樂辦公室是最大的。“還真給我留了一辦公室。”
秦可心說誰還敢不給你這個大老板留啊。
李安樂和秦可進來辦公室,外邊一眾員工此時暗暗驚訝,沒想到公司boss這么年輕,不過說話做事倒是挺有點小凱的氣勢。
以至于都當李安樂是那個二代,尤其是得知李安樂名字。
“你跟著大家說一聲,中午我請客。”
“選一家好點酒樓。”
檔次不用太高,不能太低,要不是不如去喝茶了,酒樓這樣就挺好。
“我讓瑞秋去辦。”
“要給你配個秘書嗎”
“不用,不是有秦老師你嘛,我也待不了幾天,辛苦你幾天。”
李安樂坐在椅子上笑說道。“我給你加班費。”
秦可無奈,不過李安樂說的也是,幾天時間找個秘書等李安樂走了,怎么安置也成問題。“明天去電子廠嗎”
“去啊,先去看看。”
幾百萬美元,可不是小數目,雖然跟著港島大亨比差了點意思,至少屬于中等偏上。“對了,我想要要一份港島電子產業發展的資料,可以弄到嘛”
“我去想想辦法。”
秦可說道。“去年報告行嗎”
“沒問題。”
李安樂后世看過港島發展歷程,前期主要是走中轉,其實港島是有機會解放,只是當時情況考慮到需要一個和國際交流窗口,最終選擇不解放港島。
之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港島都有扮演中轉的角色,只是從六十年代開始港島開始發展制造業,其中紡織等輕工業慢慢發展起來,隨之電子產業。
港島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從事制造產業,李安樂翻看新弄來的報告。“這廠子可真不少。”
電子廠很多,李安樂不得不說,半導體產業港島發展還是很早的。
李安樂看了一下去年報告,去年全年電子產品出口總值達到五十億港元,別小看五十億港元,當時整個中國外匯儲量換成港元不過一百億港元不到。
“出口產品主要是,收音機電子表,音箱,計算機,電視機等。”
李安樂心說,自己要收購的廠子好像就是生產電子表的吧。
“芯片廠似乎不多啊。”
李安樂翻看一下,小廠多,大廠少,而且大廠多是外資。“有利有弊,小而靈活,短期內不會出問題,長遠來看,規模不大,資金薄弱,不能長期搞研發開拓新技術。”
“短期內,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