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萬書記想了想還是給首都也打個電話,因為這次干旱不光光皖省,涉及好幾個省呢,華東和華北都出現旱情。
“現有的一些資料都不齊全,我們需要首都支援。”
五十年代末國家開始研究防雹降雨實驗,只是沒搞幾年遇到了一些挫折,現在一個資料不足,一個經費問題,最關鍵還是人才,現在人才儲備幾乎沒有。
二十年前參與實驗的一些人,現在都不一定找齊全了,資料方面也有缺陷,幾乎全是二十年前的資料,而且還缺失缺少。
省里一時間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給地區先回復。
地區又給縣里和公社回復了省里的決定,李安樂聽完總算松了一口氣,本想這事跟著自己沒關系了。
“省里的意思,請你寫個詳細報告。”
“啊”
李安樂懵逼。“郭書記,我交給你的這份就很詳細了,我知道的都寫上了。”
“你再想想有啥遺漏沒有,不急。”
“行吧。”
還能說啥,李安樂看著郭懷義等人期待眼神,只能硬著頭皮點頭,真是,自己就不該提那一嘴,這時候李安樂想起上一世跟著他爸去看人工降雨的時候,自己好奇心上來提的幾個問題。
“防雹火箭彈系統好像是從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成為主要防雹主要作業工具。”
李安樂滴咕怕是現階段還是最初實驗型號的火箭彈啊。這尼瑪不定還要飛機噴灑增雨的劑呢,要是這樣的話,成本可就夠嚇人的了。
“唉,真是麻煩了。”
光顧著嘴上得意,這下好了,鬧出這么大的事情,李安樂嘆了口氣,寫吧,剛想起的一點東西也寫上,后世增雨火箭彈的一些構造,李安樂記得不太清楚了。
只是知道中間放著碘化銀,下面一段是火箭發動機,最上面一段什么來著,自動回收里邊還有小降落傘來著。“這個怎么寫呢,模湖點吧。”
李安樂琢磨一晚上,總算重新整理一份報告。
“這個該差不多了吧。”
自己知道的,不太清楚全都寫上去了,這些都算建議,至于專家采不采納,李安樂可就不管了,他一個寫科幻的,學計算機專業i讓他搞降雨不是開玩笑嘛。
“降雨條件,啥來著”
李安樂滴咕,好像云層厚度得二公里,還是云層大小,其他怕是水汽足不足了,算了,寫上去吧,等下注明一下,這些僅供參考,不能依據。
早上去了一趟公社報告交給劉豐樂,至于火車票的事情交給簡潔幫忙,簡書記要自己寫報告,那自己只能使喚他閨女幫忙做事了。
“安樂,火車票買了”
“我已經把介紹信托李雙小姑帶給了簡潔,讓她幫忙買了。”
李安樂小聲說道。“爺和奶的車票也一起買了,等下你跟他們說一聲。”
“要不你去說,你奶最疼你。”
李國喜怕王秀蘭給自己兩下。
“爸,這是你孝敬奶和爺的時候,我怎么能搶你的功勞呢。”
李安樂嘿嘿笑,不干,你是兒子去說更好點。
“你這孩子。”
“行,我等會去說。”
李國喜說道。“啥時候走。”
“我買的是后天早上的票。”
“明天下午出發去地區,先住一晚上。”
李安樂說道。“后天一早上車。”
“人工降雨的事,你都解決了。”